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簡稱: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公立三甲綜合醫(yī)院

推薦專家

疾病: 扁平苔蘚
醫(yī)院科室: 不限
開通的服務: 不限
醫(yī)生職稱: 不限
出診時間: 不限

扁平苔蘚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偽裝成私處潰瘍的“扁平苔蘚”,別發(fā)現(xiàn)得太晚!?“醫(yī)生,我私處里長了白花紋,這是怎么回事?。俊?不少患者常常會問到這個問題。當做完檢查被告知其得了私處扁平苔癬時,患者又常常會一臉迷茫。?但更多的人是連自己患有私處疾病都不知道,一起自查一下有沒有私處疾病吧。??一.會偽裝的扁平苔蘚??其實在生活中會有一些人患有私處扁平苔蘚這一疾病,但并不能在早期發(fā)現(xiàn),因為此疾病的癥狀不是很明顯,早期可能不痛不癢,所以大多是偶然發(fā)現(xiàn)。?扁平苔蘚(lichenplanus,LP),中醫(yī)病名為“紫癜風”;發(fā)病率不到1%,占所有皮膚損害的0.4%-1.2%。表現(xiàn)為樹枝狀或網狀的白色細紋。是一種特發(fā)性炎癥性皮膚病,典型皮損為多角形紫紅色扁平丘疹,邊界清楚,質地堅硬干燥,有蠟樣光澤,可見白色網狀條紋(Wickham紋),為特征性皮損,黏膜常受累,病程慢性。臨床是屬于常見的疾病。??生殖器部位的皮膚和粘膜是扁平苔蘚的好發(fā)部位。男性多見于龜頭,其次是包皮、陰莖和陰囊。常表現(xiàn)為環(huán)狀損害。近年來,扁平苔癬的發(fā)病率在逐漸的升高,扁平苔癬出現(xiàn)之后,是在皮膚上形成千變萬化的癥狀,那么私處扁平苔癬是什么樣子呢?我們下面來介紹一下私處扁平苔癬。??二.病因和發(fā)病機制普遍認為與精神因素、內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有關。1.精神神經:扁平苔癬通常在精神緊張、焦慮及壓抑后發(fā)病或惡化,有10%病例發(fā)病時有精神緊張因素。?2.內分泌因素。臨床可見有的女性扁平苔蘚患者在妊娠期間病情緩解,哺乳后月經恢復時,病損又重新出現(xiàn)。3.免疫學機制:扁平苔癬是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為主,繼發(fā)和伴隨體液免疫。部分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風、橋本氏甲狀腺炎、潰瘍性結腸炎、結締組織病、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及惡性腫瘤等)。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扁平苔蘚是T細胞介導的針對基底細胞的自身免疫。4.感染因素。通過病理切片及電子顯微鏡檢查,發(fā)現(xiàn)病損內有可疑的病毒與細菌,所以患上扁平苔蘚的原因大有可能是受到感染所致。5.微循環(huán)障礙因素。據(jù)國內多項調查提示,高黏血癥及微循環(huán)障礙與扁平苔蘚的發(fā)生有關。6.遺傳:1%-2%的患者有家族史,有10.7%的病人常為急性泛發(fā),扁平苔癬發(fā)病較早,約40%在20歲前發(fā)病。??三.私處扁平苔癬的特征1、私處上出現(xiàn)扁平苔癬是常見的部位,表現(xiàn)為小的、紫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光澤,可見白色網狀條紋。經典LP的皮膚鏡特征是Wickham紋,黃棕色結構以片狀模式最為多見,Wickham紋周圍的點狀、線狀或球狀血管表現(xiàn)為放射狀分布;在龜頭上會發(fā)現(xiàn)有高于皮膚表面的扁平丘疹,接近于米?;蚓G豆大小,呈現(xiàn)圓形或多角形,顏色是紫紅色或藍紫色丘疹散在分布,相互融合成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斑塊,給患者造成一定的瘙癢感,男性患者會感覺到有燒灼感和刺癢感,給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生殖器部位的粘膜和皮膚是扁平苔癬的好發(fā)部位。?2、男性出現(xiàn)扁平苔癬多見于龜頭,其次是包皮,陰莖或陰囊,患者多會引起騷癢和疼痛的癥狀,因為黏膜的破裂接觸就會出血,接觸的時候產生的疼痛感,也會影響到男女雙方的性生活,導致男性出現(xiàn)陽痿,產生性功能障礙的疾病,所以男性出現(xiàn)龜頭扁平苔癬要盡早治療。?3、私處扁平苔蘚主要是扁平丘疹,是一種慢性的皮膚病變,主要是發(fā)生于真皮層的一種慢性炎癥,會出現(xiàn)色素減退,引起色素沉著。龜頭扁平苔蘚是一種慢性的皮膚病變主要是免疫遺傳以及受到了藥物的因素有很大的關系,在發(fā)病期間會導致皮膚出現(xiàn)丘疹以及皮疹。?4、扁平苔癬除了會在生殖器的部位出現(xiàn)之外,也會在口腔的部位出現(xiàn),可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是常見于軀干的部位,也會侵犯指甲或腳趾甲,粘膜是扁平苔癬最好發(fā)的部位。多數(shù)患者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瘙癢和燒灼感,給患者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避免疾病的出現(xiàn),主要是了解疾病的病因和癥狀,發(fā)現(xiàn)病癥,盡早治療。??四.容易認錯的扁平苔蘚?扁平苔蘚的診斷=典型皮膚表現(xiàn)+好發(fā)部位+組織病理診斷扁平苔蘚是臨床常見的發(fā)生于皮膚及黏膜的炎癥性疾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臨床表現(xiàn)多樣,容易誤診及漏診。由于組織病理學具有特征性改變,可通過病理檢查提高診斷的正確率。?扁平苔蘚的組織學改變:表皮角化過度,局灶性顆粒層增厚,棘細胞層不規(guī)則增厚,表皮突呈鋸齒形,表皮、真皮交界處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在表面或真皮乳頭層有角化不良細胞,真皮上部是呈帶狀浸潤的淋巴細胞,真皮乳頭層可見紅染的膠樣小體及嗜黑色素細胞。?扁平苔蘚的診斷是通過考慮您的扁平苔蘚癥狀,然后進行體檢來完成的。皮膚LP經典表現(xiàn)包括“6P”,即瘙癢性(pruritic)、紫紅色(purple)、多角形(polygonal)、扁平(planar)、丘疹(papules)、斑塊(plaques)。瘙癢癥(發(fā)癢的扁平苔蘚)紫色丘疹(腫塊)多角形(你的皮疹包含幾個銳角)扁平(頂部平坦)斑塊(變色、凸起、斑塊)根據(jù)您身體上的斑塊的類型,您的醫(yī)生會建議治療方案。?不典型者尚需與下列疾病鑒別。1.神經性皮炎多位于頸部,苔蘚化顯著,無多角形臍窩狀丘疹,常與膚色一致,無Wickham紋,不并發(fā)口腔與甲的損害。2.皮膚淀粉樣變皮損多發(fā)于雙側脛前,為略扁平的丘疹密集似苔蘚樣變,表面粗糙無光澤,灰褐色或與皮色一致,無Wickham紋,剛果紅實驗陰性。3.銀屑病浸潤顯著,有多層銀白色鱗屑,剝離后基底可見點狀出血,無Wickham紋。4.藥疹許多藥物可引起扁平苔蘚樣皮疹,但藥疹發(fā)病迅速,部位廣泛,有明顯的用藥史,停藥后易于治愈。5.毛發(fā)紅糠疹有與毛囊一致的干燥堅硬的粟粒性角化丘疹,指(趾)背面及臀部等較顯著,常伴有掌跖角化過度,指(趾)甲常被累及。?五.私處扁平苔蘚會癌變嗎?扁平苔鮮癌變的報道最多,最近的一篇介紹的一名有10年生殖器扁平苔鮮病史的53歲患者陰莖扁平苔鮮轉化成陰莖癌的報道。1.臨床當中扁平苔蘚患者中也有癌變者存在;2.病理組織學中也存在著扁平苔蘚與癌變關系的相關記載;3.也有些研究者用裸鼠做相關的扁平苔蘚是否存在癌變的可能的實驗,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將扁平苔蘚損害懸液移種于裸鼠可使其發(fā)生癌變;4.扁平苔癬的患者運用現(xiàn)代醫(yī)療器械檢查,也就是放射自顯影技術,同樣也發(fā)現(xiàn)扁平苔蘚顯示癌前病變的影像;5.相關的生物學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為患者運用定量組織學、抗角蛋白抗體、血型抗原免疫組化及相關癌基因進行檢測,顯示扁平苔蘚確有癌變潛能。?六.私處扁平苔蘚治療盡管發(fā)生在皮膚上的扁平苔蘚通常能自發(fā)緩解,多數(shù)病例可能在2年內自愈,但當瘙癢嚴重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或長時間不能自然消退時仍需要進行治療。1.一般治療限制飲酒及刺激性飲食,生活要規(guī)律化,消除精神緊張,治療慢性病灶,控制搔抓及避免熱水肥皂燙洗等。2.藥物治療(1)皮質類固醇激素:是治療本病較有效的藥物,尤其適用于急性泛發(fā)性者,可使皮損消退,瘙癢減輕。應用的最小有效劑量相當于潑尼松15~20mg/d,有效后逐漸減量至停藥,用藥時間約3個月左右。(2)維A酸:有用單芳香維甲酸阿維A酯(依曲替酯)75mg/d及阿維A酯的主要代謝產物阿維A酸(伊曲替酸)20~50mg/d治療扁平苔蘚獲良效的報道。亦可用13-順維甲酸30~50mg/d。有效者一般表現(xiàn)為治療后1個月瘙癢減輕,2~3個月后皮損范圍縮小,浸潤減輕,緩解或顯效常出現(xiàn)于療后4~6個月,口腔黏膜損害則常需較長時間的治療才能奏效。用藥1個月無效時應停藥。維A酸治療扁平苔蘚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其有抑制表皮角化過度,能使萎縮或角化過度的上皮細胞恢復正常有關。(3)抗組胺藥:對瘙癢者可予應用,以減輕癢感。(4)氨苯砜:對皮膚和口腔糜爛型及大皰性扁平苔蘚有效。用量50mg,口服,每天2~3次。(5)近來,有報道指出他克莫司對治療比較有效,它是一種大環(huán)內醋類的免疫抑制劑,經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中心認定對于治療成年人及歲以上兒童的濕疹比較有效。他克莫司通過抑制IL-2,4,5來抑制T細胞的活性,不僅能影響角質細胞,還可抑制膠原合成,因此他克莫司不會像長效皮質類固醇一樣引起表皮增厚。(6)如果局部治療效果不理想首選的全身用藥是口服強的松,每天40-60mg連續(xù)服用一周即可`,這種方法可有效控制LP。如果效果仍然不夠理想,氨甲喋吟和嗎乙基麥考酚醋等也可能有效,這些藥物均有較大的副作用,用藥時需嚴格控制適應證且使用過程中注意監(jiān)控副反應。六.預防1.去除局部刺激物,選用柔軟毛刷刷牙,不飲酒,不吸煙,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對沒有自覺癥狀的患者,要進行身心放松的護理,生活要樂觀向上,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并定期觀察。?3.加強外生殖器衛(wèi)生。對糜爛型合并白色念球菌感染者要積極進行治療,控制霉菌感染,使糜爛早期愈合。4.對糜爛經久不愈者,要追蹤觀察,必要時取病理。可采取局部治療加服中藥調理的方法。積極向患者宣傳此病的癌變率很低,消除緊張和恐懼心理。?實際上扁平苔癬并沒有確切的患病原因,但精神因素的影響是大家公認的患病原因?;疾r應及時的調整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我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各位患者就會恢復健康的身體。??
羥氯喹在皮膚科的應用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與氯喹(chloroquine,CQ)同屬于4-氨基喹啉類抗瘧藥,由兩個芳香環(huán)構成。二者的區(qū)別在于氯喹中的一個乙基在羥基氯喹中被一個羥乙基所代替。自1894年奎寧首次被用于治療紅斑狼瘡皮損,20世紀50年代,抗瘧藥開始廣泛應用于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風濕性疾病。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HCQ還可以應用于皮膚科的許多疾病,其有效性、安全性也得到皮膚科醫(yī)師的認同。一、藥理作用1、免疫抑制:弱堿性HCQ通過脂質細胞膜,進入酸性細胞的細胞質,使巨噬細胞及其它抗原呈遞細胞胞漿囊泡內的pH輕微升高,從而干擾細胞的各種生理功能,通過抑制免疫反應的各個途徑包括影響自身抗原與域類MHC分子的結合和加工;減少各種細胞因子IL-2等的釋放,抑制NK細胞活性;HCQ能使CD4+T細胞數(shù)量下降,抑制淋巴細胞的轉化;干擾DNA功能,阻斷DNA與抗DNA抗體的反應;抑制補體的活性等機制發(fā)揮免疫抑制作用。抑制自身免疫反應的同時,也不危害機體對外來細菌或病毒抗原的免疫反應。2、抗炎作用:HCQ能夠穩(wěn)定溶酶體,抑制酶的活性,繼而抑制由此引起的炎癥介質的激活,同時能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通過競爭機制也能拮抗組胺及乙酰膽堿等作用;抑制白細胞的趨化性,從而降低中性粒細胞的趨化和吞噬作用。3、紫外線的吸收作用:HCQ能增加表皮黑色素的含量,與黑色體結合形成復合物從而增加患者的UV耐受性,這種抗UV的保護作用不僅是濾光和遮光,還可以抑制UV誘發(fā)的炎癥反應,并提高原癌基因c-jun基因mRNA表達,增強對紫外線保護作用。4、影響卟啉代謝:羥氯喹能與卟啉形成水溶性較強的絡合物,促使卟啉從膽汁排泄。5、其它:抗血栓形成、抗高脂血癥、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增生作用等。二、在皮膚科的臨床應用1、紅斑狼瘡:羥氯喹被推薦為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一線治療用藥,能緩解患者系統(tǒng)癥狀包括皮疹、關節(jié)疼痛和腫脹、疲倦、狼瘡性脫發(fā)等臨床癥狀,降低患者多器官損傷的發(fā)生、感染和血栓形成風險,改善患者心臟和腎臟的代謝狀況。羥氯喹同樣能通過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提高腎功能,降低死亡率。孕期使用羥氯喹還可以降低新生兒紅斑狼瘡(neonatallupuserythematosus,NLE)的發(fā)病風險。有研究發(fā)現(xiàn)羥氯喹治療對伴有吸煙的紅斑狼瘡患者的療效差,可能原因與吸煙抑制羥氯喹活性有關,因此,建議更換其他抗瘧藥。2、皮肌炎:弱堿性HCQ通過脂質細胞膜,進入酸性細胞的細胞質,皮肌炎是一種主要累及橫紋肌,伴有或不伴有多種皮膚損害,臨床上以對稱性肢帶肌、頸肌及咽肌無力為特征,可累及多種臟器,亦可伴發(fā)腫瘤和其他結締組織病。糖皮質激素是治療無腫瘤皮肌炎的一線治療藥物,治療反應無效或不能耐受激素副作用的患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劑或生物制劑治療。羥氯喹可以減輕皮肌炎患者的皮疹癥狀。共識指出羥氯喹是以皮膚表現(xiàn)為主的青少年皮肌炎患者一線方案,羥氯喹和甲氨蝶呤是二線治療方案,羥氯喹、甲氨蝶呤和激素為三線治療方案。3、多形性日光疹:多形性日光疹是一種特發(fā)性、獲得性、急性間歇性發(fā)病的光敏性皮膚病。致病光譜個體差異較大,UVB及UVA甚至可見光均可致病。積極避光、系統(tǒng)或局部糖皮質激素和低劑量UVB是首選治療方案。羥氯喹可以用于常規(guī)治療方案控制不佳的多形性日光疹患者。4、日光性唇炎:本病好發(fā)于下唇紅部位,皮疹特征為糜爛、結痂,與日光照射有關。使用羥氯喹治療1~2周效果佳,為預防復發(fā)需服維持劑量4周,如果第2年病情復發(fā),再次使用羥氯喹治療仍有效。5、慢性光化性皮炎:慢性光化性皮炎是一組以慢性光敏感為特征的病譜性疾病,包括持久性光反應、光敏感性濕疹、光敏性皮炎、光線性類網織細胞增生癥。表現(xiàn)為光暴露部位出現(xiàn)皮炎濕疹樣損害和(或)浸潤性丘疹、斑塊,偶呈紅皮病。慢性光化性皮炎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皮損持續(xù)3個月以上,反復發(fā)作,逐漸加重。羥氯喹400mg/d,持續(xù)6~8周,控制癥狀后劑量減半200mg/d,持續(xù)6~8周。6、環(huán)狀彈性組織溶解性巨細胞性肉芽腫:環(huán)狀彈性組織溶解性巨細胞性肉芽腫是皮膚科少見的肉芽腫性疾病,其發(fā)病與紫外線導致的光免疫反應有關。有研究顯示羥氯喹治療環(huán)狀彈性組織溶解性巨細胞性肉芽腫3個月后斑塊完全消退,但停藥3個月后復發(fā)。羥氯喹400mg/d治療對于局部類固醇治療無反應的環(huán)狀彈性組織溶解性巨細胞性肉芽腫患者,5個月后患者皮疹邊緣突起的紅斑消退并變平,隨訪6個月并未見復發(fā)。這些臨床觀察的病例均是個案報道,故羥氯喹對該病的治療效果需大樣本研究進一步觀察。7、扁平苔蘚:扁平苔蘚治療首選藥物為糖皮質激素,亦有研究顯示羥氯喹治療扁平苔蘚有良好的臨床效果。使用羥氯喹治療可以緩解毛發(fā)扁平苔蘚的進展。2017年一項隨機臨床對照試驗結果顯示甲氨蝶呤和羥氯喹治療毛發(fā)扁平苔蘚均有效,但甲氨蝶呤在緩解瘙癢、紅斑、濾泡周圍鱗屑和毛囊角化的有效性更高。額葉性禿發(fā)被認為是毛發(fā)扁平苔蘚的一種亞型。建議口服羥氯喹可以作為絕經前婦女一線治療藥物,絕經后婦女二線藥物(一線藥物為非那雄胺)。8、遲發(fā)性皮膚卟啉?。哼t發(fā)性皮膚卟啉病是光敏性皮膚病,與鐵代謝相關。低劑量羥氯喹可以通過減少紫外線誘發(fā)反應有效控制遲發(fā)性皮膚卟啉病的癥狀。羥氯喹的治療劑量100~200mg/d口服,2次/周。癥狀控制后的停藥指征是治療周期至少持續(xù)1個月,而且血清中卟啉水平達到正常水平。9、網狀紅斑性黏蛋白沉積癥:網狀紅斑性黏蛋白沉積癥好發(fā)于中青年女性,臨床特征為大片紅斑或網狀紅斑,有浸潤,有些患者表現(xiàn)為浸潤明顯的丘疹或斑塊,多伴有光敏感。羥氯喹是網狀紅斑性黏蛋白沉積癥一線治療藥物。10、斑禿:斑禿與遺傳、自身免疫、精神異常、感染和內分泌失調等因素有關。羥氯喹治療斑禿有效。Yun等報道了9例斑禿兒童患者,先前使用過多種治療方法,包括局部外用米諾地爾溶液、局部外用皮質類固醇、系統(tǒng)應用皮質類固醇和準分子激光等治療辦法均無明顯療效,治療方案改為羥氯喹,6個月后,5例患者斑禿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研究結果表明羥氯喹可作為治療兒童斑禿的一種選擇。11、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的發(fā)病與免疫有關。臨床上一些慢性蕁麻疹患者對H1抗組胺治療劑量增加2~4倍后效果仍較差,聯(lián)合羥氯喹治療后可以有效控制癥狀。羥氯喹治療慢性蕁麻疹的作用機制尚未清楚,可能與穩(wěn)定溶酶體和抑制前列腺素及炎癥細胞因子的合成來限制瘙癢和風團的形成有關。12、結節(jié)?。航Y節(jié)病是一種非感染性肉芽腫,其可以影響肺、淋巴結和皮膚等多個器官系統(tǒng)。皮膚結節(jié)病的一線治療方案為皮內注射或系統(tǒng)口服糖皮質激素,二線治療方案是羥氯喹、四環(huán)素或甲氨蝶呤。羥氯喹治療結節(jié)病的作用機制與穩(wěn)定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和淋巴細胞內的溶酶體有關。13、環(huán)狀肉芽腫:環(huán)狀肉芽腫常見于兒童和青年,主要表現(xiàn)為膚色或暗紅色丘疹,群集性,環(huán)狀排列。羥氯喹可以作為環(huán)狀肉芽腫的三線治療藥物,主要聯(lián)合光療治療泛發(fā)型環(huán)狀肉芽腫。14、類脂質漸進性壞死:類脂質漸進性壞死是發(fā)生在真皮結締組織的疾病,以小腿脛前的硬皮病樣斑塊為臨床特征。50%以上類脂質漸進性壞死患者對羥氯喹治療有效,越早治療效果越好。15、脂膜炎:結節(jié)性紅斑是脂膜炎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羥氯喹能有效治療脂膜炎,特別是慢性脂膜炎患者。16、慢性潰瘍性口炎:慢性潰瘍性口炎(chroniculcerativestomatitis,CUS)是一種罕見的皮膚黏膜疾病,多發(fā)生于黏膜表面,也可累及皮膚。CUS表現(xiàn)為慢性或復發(fā)性的頑固的口腔黏膜糜爛或潰瘍性損害。在一般情況下,糖皮質激素或氨苯砜治療CUS的效果不如羥氯喹。17、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導致的一種傳染病,其致病機制迄今仍未完全闡釋清楚。一項臨床研究顯示,接受cART患者服用羥氯喹以后,血漿LPS水平、CD4+T細胞活化水平以及IFN-α水平均明顯降低,表明羥氯喹與cART聯(lián)合使用對HIV引起的免疫活化有抑制作用。三、藥物治療劑量羥氯喹最大劑量為6.5mg/(kg·d)(根據(jù)理想體重計算),或者400mg/d,1~2次/d給藥,藥物劑量越低視網膜病變風險越低。當療效不再進一步改善時,劑量可減至200mg維持。如果治療反應有所減弱,維持劑量應增加至400mg/d。兒童推薦劑量應使用最小有效劑量,不應超過6.5mg/(kg·d)(根據(jù)理想體重計算)或400mg/d,甚至更小量。年齡<6歲的兒童禁用,200mg片劑不適合用于體重<35kg的兒童。每次服藥應同時進食或飲用牛奶。羥氯喹具有累積作用,需要幾周才能發(fā)揮它有益的作用,而輕微的不良反應可能發(fā)生相對較早。如果風濕性疾病治療6個月沒有改善,應終止治療。四、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羥氯喹可通過胎盤,治療劑量中的4-氨基喹啉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害有關,包括耳毒性(聽覺和前庭毒性、先天性耳聾)、視網膜出血和視網膜色素沉著。所以,妊娠期婦女應避免應用羥氯喹,除非根據(jù)醫(yī)生的評估潛在治療益處大于潛在風險時方可應用。哺乳期婦女應慎用羥氯喹,因為在母乳中可分泌有少量的羥氯喹,并且已知嬰兒對4-氨基喹啉的毒性作用非常敏感。沒有證據(jù)顯示結締組織病孕婦患者服用羥氯喹會增加新生兒先天性缺陷、死胎、低體重或者胎兒視網膜病變。SLE患者產后3個月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但這段時間內如果持續(xù)服用羥氯喹可減少抗Ro抗體陽性SLE患者病情加重風險,降低早產與新生兒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的概率。因此,目前建議SLE或抗Ro抗體陽性皮膚型紅斑狼瘡患者有臨床指征時持續(xù)服用羥氯喹。參考文獻:1.邱洋洋,余紅.羥氯喹在皮膚疾病中應用及安全性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9,25(19):3870-3874.2.陳鴻裕,劉晨美,曾抗等.羥氯喹在皮膚科應用的系統(tǒng)回顧[J].皮膚科學通報,2021,38(4):350-356.3.何黎,楊小燕.羥氯喹在皮膚科的應用[J].皮膚病與性病,2011,33(6):325-326.4.其他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