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介紹 查看全部
婦產科學
兒科學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 什么是面癱?什么是周圍性面癱?如何治療?療效如何?
面部表情肌麻痹或癱瘓簡稱面癱,各種面神經損害均可引起。面神經起自大腦皮層,經過面神經核中轉,最終延伸為面神經末稍抵達面部表情肌表面,支配面部表情肌運動,從而完成人的表情變化,面神經全程一般分為8段。第一段 面神經核上段,大腦皮層至面神經核這一段。第二段 運動神經核段,面神經核及面神經走行于橋腦當中的一段第三段 小腦橋腦角段,橋腦表面至內耳門的一段,長約13至14毫米第四段 內耳道段,從內耳門至內耳道底的一段,約10毫米長第五段 迷路段,起自內耳道底的面神經管,止于面神經膝,約2.5至6毫米長。第六段 鼓室段,位于鼓室內壁的一段,約10毫米長第七段 乳突段,從鼓竇入口至莖乳孔的一段,約16毫米長,第八段 顳骨外段,從莖乳孔起至神經末稍的一段,出莖乳孔約1.5厘米后,開始分叉,形成5個主要分枝,分別支配面部不同部位的表情肌。面癱是如何分類的呢?一、依據前述的面神經的解剖分段,分為以下三類: 1、上單位中樞性面癱 由前述面神第一段病變引起,表現為對側面部眼裂以下的面部表情肌癱瘓。如右側顱內第一段面神經病變時,表現為左側眼裂以下的面部表情肌癱瘓,雙側額紋對稱為主要特征。多見于腦梗塞、腦出血病變。2、下單位中樞性面癱 由前述的面神經第二、三段病變引起,表現為同側面部表情肌癱瘓,多見于橋腦部位的膠原細胞瘤、小腦、橋腦腫瘤、轉移瘤、腦干梗死、腦出血等。3、下單位周圍性面癱 由前述面神經的第四、五、六、七段病變引起,在臨床上最多見,表現為同側面部表情肌癱瘓。如貝爾麻痹、亨特氏綜合征、中耳炎、中耳腫瘤引起的面癱。二、 依據病因分類如下:1、先天畸形 少見。2、原發(fā)性面癱 常見,約占周圍性面癱的80%,由面神經第四、五、六、七段病變引起。3、感染性面癱 較常見,腦膜炎、麻風、病毒感染、中耳炎等4、外傷性 顱底骨折、面部損傷、手術等5、代謝性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妊娠等6、中毒性 破傷風、白喉、反應停等7、神經性 多發(fā)性硬化癥、重癥肌無力等8、免疫接種 狂犬疫苗接種等。9、血管源性 韋格肉芽腫、結節(jié)病等。10、腫瘤性 淋巴瘤、神經纖維瘤、頸靜脈球等。1、右圖為左側面表情肌癱瘓,表現頭位保持不動,雙眼向上凝視時左側額紋消失(對側正常);左側眼裂增大,閉眼時無法閉合,露出瓷白色鞏膜;左側口角下垂,張口時口角向右側偏斜,鼓腮時左側口角漏氣,飲水時左側口角漏水;臨床籠統(tǒng)將之稱做周圍性面癱(見于下單位中樞性面癱、下單位周圍性面癱,前者較少見,而后者最多見);表現為整個面部以中線為界,患側表情肌癱瘓,故稱為1/2癱。2、左圖為上單位中樞性面癱 為右側面神經第一段病變引起,表現為左側眼裂以下的面部表情肌癱,雙側額紋對稱為主要特征(頭位保持不動,雙眼向上凝視時,雙側前額部皺紋對稱),又稱為1/4癱。多見于腦梗塞、腦出血病變,由神經內科治療。針對周圍性面癱如何治療?1、總的治療原則是病因治,有明確病因者,首先治療病因,同時治療面癱,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手術清除病灶的同時,抗感染治療。2、藥物治療 主要針對貝爾面癱、亨特綜合征等。3、手術治療 主要針對外傷、腫瘤引起的周圍性面癱。貝爾面癱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面癱,經積極治療,80%左右患者6個月以內多能治愈;僅15%至20%患者不能完全恢復正常。治療主要以糖皮質激素、擴張血管、營養(yǎng)神經治療,可輔以針灸、理療,手術治療僅適用于少數治療效果不佳者。
付亞峰? 副主任醫(yī)師? 小欖人民醫(yī)院? 耳鼻喉科5975人已讀 - 耳聾、神經性耳聾怎么分類?怎么治療?效果如何?
耳聾系指聽覺系統(tǒng)的傳音、感音、耳蝸及其后各級聽覺神經通路發(fā)生病變時,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由輕微聽力損失到全聾均可發(fā)生,分為輕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和極重度5個級別。耳聾是如何分類的呢?耳聾分類方法較多,常見以下幾種分類方法。一、 按發(fā)生時間分為先天性耳聾和后天性耳聾。先天性耳聾:出生后或出生時已經存在的耳聾,可以是遺傳性的,也可以是非遺傳性的??梢允菃蝹榷@,也可以是雙側耳聾。后天性耳聾:出生時聽力正常,之后因各種疾病引起的耳聾,可以是遺傳性的,也可以是非遺傳性的。可以是單側耳聾,也可以 是雙側耳聾。二、 按遺傳性分為以下兩類遺傳性耳聾 由親代遺傳基因所引起的耳聾,多有家族中多人發(fā)病現象。非遺傳性耳聾 指患者在胚胎期及出生后,任何非遺傳性因素引起的耳聾,如妊娠前3個月風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耳聾,出生后慢性 中耳炎、外傷引起的耳聾。三、 按解剖部位分為以下三類傳導性耳聾 系外耳道及中耳病變引起的耳聾,如中耳炎、外耳道耵聹堵塞引起的耳聾。感音性耳聾系耳蝸損害引起的耳聾(耳蝸是身體唯一的聲音感受器管)如藥物性耳聾。神經性耳聾 系耳蝸之后直到大腦神經中樞的神經通路病變引起的耳聾。如聽神經瘤。(感音性耳聾和神經性耳聾在臨床上不易分清楚,通常合稱為感音神經性耳聾,此類耳聾一般表現為耳鳴、聽力下降,有時可伴有眩暈,如自覺天旋地轉及身體搖晃感) 哪一類耳聾最多呢?感音神經性耳聾是臨床上最多見一類耳聾,占臨床耳聾患者的90%以上,將其再按病因分類,對臨床治療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其常見的病因有。1、藥物性耳聾 確切發(fā)病機制尚不全清楚,一般與藥物有種類、用量、用藥時間、用藥途徑等有關,大概有幾十種藥物,統(tǒng)稱為耳毒性藥物。 1)抗生素;鏈霉素、慶大霉素等;2)利尿劑: 呋塞米、利尿酸等;3)抗腫瘤藥:氮芥類,卡鉑等;4)其他藥: 水楊酸類,乙醇、煙草中的一氧化碳、磷、砷、鉛等。2、突發(fā)性耳聾 是一種突然發(fā)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耳聾,聽力3天內急劇下降,多種原因均可能引起。3、噪音性耳聾 短期或長期噪音引起的聽力下降。長期戴耳機聽音樂、或耳機音量過大是引起年輕人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新式原因。4、老年性耳聾 多發(fā)生于60歲以老年人,系聽覺系統(tǒng)功能衰退引起,雙側逐漸發(fā)生的耳聾。5、創(chuàng)傷性耳聾 如顱底外傷等引起內耳骨折等,引起的耳聾。6、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耳聾,最常見的有病毒、細菌感染,如流行性腦膜炎、腮腺炎、流感、艾滋病、梅毒、傷塞、麻疹等。7、全身相關性疾病 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高血脂、甲功低下、白血病、結節(jié)性動脈炎等。8、微量原素缺乏 如碘、鋅、鐵、鎂等缺乏,引起機體代謝障礙引起的耳聾。9、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某些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血管炎患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特點是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有一定效果。10 其他少見疾病,如聽神經腫瘤、耳硬化癥、腦干梗塞及出血等。如何診斷為感音神經性耳聾呢?只要出現聽力下降、耳鳴、耳悶塞感等不適,需及時到當地醫(yī)院耳鼻喉科就診,進行耳部體檢,必要時行聽學力檢查,最常用的檢查有純音聽閾測定、耳聲發(fā)射、聲導抗檢查,大概200多元。必要時還需行聽性腦干誘發(fā)電位、CT、MRI、血液、免疫學檢查等。如何治療呢?總的來說,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治療原則是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治療無效時有些患者可配戴助聽器。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或手術等療法能使得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聽力完全恢復。常用的治療方法有:1、藥物治療 依據病因和分類選取適當的治療方法,如改善血液循環(huán)、降低血粘度、營養(yǎng)神經、調節(jié)細胞能量代謝、補充微量元素、抗病毒等。2、高壓氧治療 對部分感音神經性耳聾可能有效,如突發(fā)性耳聾、噪音性耳聾、早期藥物性耳聾等。3、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比較適于先天性耳蝸發(fā)育異常的幼兒,最佳手術時7歲以前,7歲以后即使能聽見聲音,也很難學會語言。4、語言訓練 適合于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患兒。5、助聽器先配。 適合于藥物治療無效的,沒有完全喪失聽力的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下圖為外耳、中耳、內耳解剖示意圖。
付亞峰? 副主任醫(yī)師? 小欖人民醫(yī)院? 耳鼻喉科4046人已讀 - 喉癌行喉部分切除術有那些優(yōu)點
喉癌的喉部分切除術最早報道見于美國Solis-Cohen于1867年功成地經喉裂開切除喉癌,患者存活20年。但直到20世紀初,喉癌的喉部分切除術才在英美等國逐步展開。喉部切除術的目的是在盡可能保證根治腫瘤的前提下,保存喉的生理功能,這種功能保存只是相對的,正常情況下喉的三大功能主要是:呼吸、發(fā)音語言、吞咽時防止食物等進入氣管。喉部分切除術后這三大功能的恢復肯定不是完美的,只是基本的功能恢復。喉全切術后,患者完全喪失發(fā)音語言功能,通過頸部氣管造瘺口呼吸,嗅覺功能隨之喪失。就呼吸功能而言:喉部切除術后,喉腔比正常明顯縮小,但足以維持呼吸時的氣流通過,文獻報道術后60%至80%的患者可恢復經口鼻呼吸功能;部分患者由于術后切除組織過多,術后無法恢復經口鼻呼吸。就發(fā)音語言功能而方:可以順利交談,但聲音嘶啞明顯,音量較小,大聲講話時異常費力,且不能恢復到正常;個別患者說話時聲音可以恢復到正常,但唱歌聲音不能正常發(fā)揮功能。就吞咽功能而言:起初進食時有明顯嗆咳,尤其是流質飲食時更明顯,此時需進食稠一些的流食,隨著喉功能恢復,這種情況可以消失,部分患者這種情況不能消失,甚至反復食物吸入氣管引起肺部感染時,需行改行全喉切除術??偟膩碚f,喉部組織切除范圍越大,喉的三大功能恢復越差。喉部分切除術效果如何呢?1、喉聲門上水平部分切除術適用于會厭喉面或舌面癌術前綜合評估T1或T2;術后5年生存率在82%至100%,發(fā)音滿意率、經鼻呼吸率92%。2、喉聲門上水平垂直部分切除術(喉四分之三切除術)有文獻報道術后發(fā)音及經鼻呼吸達78%至92%,全部恢復經口進食,5年生存率64%。3、喉裂開聲帶切除術術后5年生存率85.7%至91.5%。4、喉垂直部分切除術術后5年生存率82%,80%患者恢復經鼻呼吸及基本發(fā)音功能。5、喉擴大垂直部分除術有文獻報道5年生存率約74%,發(fā)音良好率84%至92%。
付亞峰? 副主任醫(yī)師? 小欖人民醫(yī)院? 耳鼻喉科2963人已讀
問診記錄 查看全部
- 手汗癥十余年。 患者于十余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手汗癥,尤以夏季為主,緊張焦慮時... 大概費用?治療方法?會有代償后遺癥嗎?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嗎?治療時間需要多久?
需要家人陪同嗎?一個人...總交流次數14已給處置建議
- 眩暈 5月底有一天失眠后起床突然頭暈,左邊下腳轉頭一陣發(fā)暈。當天伴有頭疼肩頸發(fā)緊。后針灸后肩頸痛好轉...總交流次數7已給處置建議
- 右耳最近耳鳴加大,右耳幾乎聽不到 最近有經常帶耳機看電影,也有喝酒喝多了,耳鳴有加重,不知是不... 需要去門診看一下總交流次數5已給處置建議
- 半個月前在本醫(yī)院診斷分泌性中耳炎想做手術 半個月前診斷為分泌性中耳炎,現在反復沒好轉,想做手術 想做手術總交流次數2已給處置建議
- 多囊卵巢綜合征 何醫(yī)生,這是上午你叫我拍給你看的報告!! 何醫(yī)生這是你叫我檢查竇卵計數的那個b超單總交流次數27已給處置建議
關注度 廣東省 第125名
總訪問量 4,389,875次
在線服務患者 13,806位
科普文章 17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