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

(又稱: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

就診科室: 眼科  白內障 

+收藏
精選內容 介紹 推薦專家 推薦醫(yī)院 相關問診
目錄
  • 1治療介紹
  • 2相關疾病
  • 3治療準備
  • 4禁忌
  • 5風險
  • 6注意事項
  • 7定期檢查

治療介紹

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是應用超聲乳化儀,通過微小切口粉碎和吸出白內障的一種手術方式。

手術原理為通過超聲乳化手柄經(jīng)角膜或鞏膜的切口進入眼內,其前端的超聲針頭在術眼內產(chǎn)生超聲能量將晶狀體粉碎成乳糜狀,并借助能保持眼內恒定液流的灌注抽吸系統(tǒng),吸除乳化的晶狀體組織。手術具有切口小、對眼部的損傷小、散光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最大的特點為無需等待白內障成熟即可手術。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白內障手術術前注意事項

倪莉莎 副主任醫(yī)師 麗水市人民醫(yī)院 眼科

相關疾病

白內障

治療準備

術前準備事宜包括:

術前患者評估:

  • 手術時機評估:當患者矯正視力低于 0.3 時,或者白內障明顯影響正常的生活與工作時,可考慮施行手術。
  • 手術難度評估:進行術前檢查,了解白內障的混濁類型及核硬度、晶狀體囊膜完整性、瞳孔可散大程度、角膜透明度及前房深度等,檢查項目包括視力、裂隙燈及眼底鏡檢查、眼壓測量、角膜內皮細胞檢查、人工晶狀體測定等,另外應排除引起手術風險的全身性疾病。
  • 術后效果評估: 主要排除影響術后視功能恢復的其他眼病,檢查項目包括激光視網(wǎng)膜視力、B 超檢查、視網(wǎng)膜電流圖(ERG)、視皮層誘發(fā)電位(VEP)、激光視網(wǎng)膜視力、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OCT)等。

簽署相關文書:包括手術知情同意書、麻醉知情同意書。

禁食禁水:若為全身麻醉,則術前 8 小時禁食禁水。

若正在服用治療高血壓、糖尿病或咳嗽等疾病的內科藥物,請在手術前后和當天都繼續(xù)服用。

手術前一天做好個人衛(wèi)生,包括洗頭、洗澡。

手術當天請將臉部清洗干凈,不可使用任何化妝品。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白內障手術“相關流程及注意事項

嚴鈺潔 副主任醫(yī)師 中日醫(yī)院 眼科

禁忌

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無絕對禁忌癥。一些伴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的白內障患者,只要將原發(fā)性疾病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都能進行白內障手術。

風險

一般情況下,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損傷較小、術后恢復快,嚴重并發(fā)癥較為罕見。只有極少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嚴重問題,其中視網(wǎng)膜脫離的問題較為嚴重,發(fā)生概率約為7/1000,發(fā)生后應及時前往醫(yī)院處理。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白內障手術會加重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嗎?

李文生 主任醫(yī)師 上海愛爾眼科醫(yī)院 眼底病科室

注意事項

  • 術后當天戴眼罩,第二天來醫(yī)院復診時打開眼罩;晚上戴眼罩睡覺,白天不戴,避免手揉眼,避免外力撞擊,眼部不適或有分泌物時可用棉簽擦拭。
  • 術后 1 周內不看電視和書報,1 個月內少看電視、手機、電影、書報、雜志等,注意眼睛休息,避免用眼過度。
  • 夜間睡覺時采取平躺體位,可以稍向未手術眼的一側側臥,尤其擴瞳后應盡量仰臥。
  • 術后 2 月內避免過度低頭及劇烈運動,如游泳、跳水、打球等。
  • 術后 1 周內不得食用較硬的食物,不吃辛辣、油膩、海鮮等刺激性食物,清淡飲食。
  • 術后 1 月內戒煙戒酒。
  • 術后盡量避免用力咳嗽。
  • 術后絕對避免眼睛進水,洗頭可采用后仰姿勢,洗臉用毛巾擦拭即可。
  • 術后避免處于灰塵較多、煙霧較多或高溫環(huán)境中,避免眼部感染。
  • 術后在醫(yī)生指導下滴眼藥水和服用藥物,滴眼藥前需洗凈雙手,不同的眼藥水需間隔 10 分鐘以上再滴用。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白內障術后注意事項

倪莉莎 副主任醫(yī)師 麗水市人民醫(yī)院 眼科

定期檢查

術后1天、術后1周、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及術后12個月定期復查。如術后有任何特殊不適,均需立即前往醫(yī)院就醫(yī),進行及時處理。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白內障手術以后需要復查嗎?復查幾次?

周民穩(wěn)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眼科

相關科普號

王海燕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海燕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眼科

2650粉絲4.6萬閱讀

劉洋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洋 主任醫(yī)師

大慶油田總醫(yī)院

眼科

14粉絲2萬閱讀

黃子旭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子旭 主治醫(yī)師

河南省立眼科醫(yī)院

眼科

2756粉絲6.4萬閱讀

  • 1 治療介紹
  • 2 相關疾病
  • 3 治療準備
  • 4 禁忌
  • 5 風險
  • 6 注意事項
  • 7 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