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國強主任醫(yī)師 民航總醫(yī)院 神經外科 無論是嬰兒腦積水還是兒童腦積水,不及時治療都將造成嚴重的傷害,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如果發(fā)現孩子有一種或幾種癥狀,一定要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神經外科檢查確診,進行有效治療,目前軟性神經內鏡技術是腦積水臨床上最為先進的治療技術,也是首選治療方法。嬰兒腦積水多數是先天性腦積水,出生后數周或數月就會出現頭大等癥狀。1、大頭:為出生后數周或數月內出現頭顱快速增大,少數出生時頭顱就明顯大于正常。2、前囟擴大、隆起、張力較高,患兒直立時仍不凹陷,嚴重時枕囟甚至側囟門均擴大。3、顱縫分開、頭型變園、顱骨變薄變軟甚至透明,頭部叩診呈“破壺音“。4、頭發(fā)稀疏,頭皮薄而亮,額部頭皮靜脈怒張。5、腦顱大而面顱較小,嚴重時因眶頂受壓。眼球下移,鞏膜外露,形成所謂“落日征”。6、神經系統(tǒng)體征:眼球震顫、共濟失調、四肢肌張力增高或輕癱等。7、其它:嚴重時出現失明、分離性斜視、及上視障礙、進食困難、有時可出現特征性的高音調啼哭。精神萎靡不振、遲鈍、易激惹、抬頭困難、痙攣性癱瘓、智力發(fā)育障礙、甚至出現抽搐發(fā)作或嗜睡、驚厥。如病情發(fā)展,可發(fā)生腦疝死亡。也可死于營養(yǎng)不良、全身衰竭、呼吸道感染等并發(fā)癥。兒童腦積水一般為 2 ~ 10 歲的腦積水患者,一部分是病情進展較緩慢的先天性腦積水,一部分由于炎癥、顱內占位病變等因素引起,兒童腦積水患者骨縫常已閉合,頭顱增大不明顯。1、顱內壓增高三聯(lián)征:頭痛、嘔吐、眼底水腫、嚴重者眼底視網膜出血。2、如頭部叩診出現“破壺音”,則表示顱骨縫又分開。3、神經系統(tǒng)檢查可發(fā)現眼外肌麻痹,下肢肌張力增高,步態(tài)不穩(wěn)。4、晚期可出現智力障礙。5、內分泌異常,如性早熟或生長發(fā)育遲緩。2019年06月26日
14649
0
0
-
馬云富主任醫(yī)師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 小兒神經外科 近來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省婦幼)小兒神經外科病房便收治了多名新生及嬰幼兒腦積水患者。對此,我省著名小兒神經外科專家主任醫(yī)師、教授馬云富提醒患者家長,治療嬰兒腦積水不要盲目相信中醫(yī)“偏方”,應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根據不同腦積水類型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在鄭大三附院附院小兒神經外科病房,來自信陽農村的6月男孩小杰已進入腦積水晚期,大腦中的水分高達85%以上,高于正常人50%的比例。據患兒家長介紹,小杰出生后不久便發(fā)現孩子頭大,誤以為孩子“頭顱大”就是“聰明,沒在意,長大后來發(fā)現孩子智力較同齡孩子差,在當地醫(yī)院診斷為梗阻性腦積水。由于家長認為傳統(tǒng)手術治療創(chuàng)傷和風險太大,去了幾家大醫(yī)院都沒有行手術治療,無意聽病友說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小兒神經外科能用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風險小,而且效果好,便慕名而來。資料顯示,腦積水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病,新生兒發(fā)病率為千分之三。目前,我國每年發(fā)病人數約十萬人。嬰兒腦積水的主要癥狀是頭顱大,往往出生后數周或數月內出現頭顱快速增大,少數出生時頭顱就明顯大于正常。據馬云富主任介紹,1)嬰兒腦積水宜早治:有些家長常常誤以為孩子“頭顱大”就是“聰明”,甚至有病亂投醫(yī),盲目相信中醫(yī)“偏方”,結果延誤了孩子的病情。,有些家長在發(fā)現嬰兒腦積水后常常會束手無策,特別在嬰兒的臨床表現不明顯時家長往往有一種僥幸心理,認為腦積水會慢慢自行好轉,特別是交通性腦積水的患兒。殊不知這種假象是由于嬰兒本身的生理特點所決定。由于嬰兒出生時顱縫未閉,腦積水時一方面可以通過顱縫擴張來緩解壓力,另一方面通過對腦皮層的擠壓緩解壓力,表面上所看到的臨床表現較輕,但時間長后腦皮層受到嚴重擠壓變薄,逐漸出現腦功能嚴重受損,甚至腦癱癥狀,這種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因此,嬰兒發(fā)現腦積水后應積極到正規(guī)專業(yè)醫(yī)院找有經驗的醫(yī)生診治,切不可相信中醫(yī)偏方等。2)如何選擇最佳治療:發(fā)現腦積水后首先要搞清腦積水類型,核磁共振檢查最為重要,如有條件最好做一個核磁電影成像,了解腦脊液流動的動態(tài)變化,可以明確區(qū)分是梗阻性腦積水或交通性腦積水、梗阻部位在什么位置,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yī)生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對梗阻性腦積水,只要梗阻部位不在蛛網膜下腔,最佳的治療是采用神經內鏡下的造瘺術,神經內鏡最早用于治療腦積水,尤其是梗阻性腦積水是良好的手術適應證,適合于進行第三腦室底造瘺術。第三腦室底造瘺術只需在顱骨上鉆一孔,將內鏡置入側腦室內,通過室間孔進入第三腦室,使用內鏡器械、球囊導管在第三腦室底上開放一瘺口,使腦脊液能夠從腦室通過瘺口流入蛛網膜下腔,從而緩解腦積水。應用神經內鏡治療腦積水的手術還包括導水管成形術、透明隔造瘺術、脈絡叢燒灼術,不對稱性腦積水和腦室腦池內囊腫引起的繼發(fā)性腦積水的內分流術等。這種方法是一種根治性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分流術帶來的并發(fā)癥,一旦成功,患者終身受益。嬰幼兒腦積水手術應從創(chuàng)傷最小的術式做起。手術的關鍵是根據腦積水的病因選擇術式。由中腦導水管狹窄或由蛛網膜囊腫而形成的腦積水,建議首先選用軟神經電子腦室內鏡、在軟神經電子腦內鏡下行中腦導水管狹窄擴張術或中腦導水管支架植入術,是中腦導水管暢通以解決腦積水問題,或行第三腦室底造瘺術或蛛網膜囊腫腦室鏡下開窗及內引流術。對于交通性腦積水或經腦室鏡下內引流術無效的患兒,只能通過腦室腹腔分流術以解除腦積水。有時患兒就診時,腦積水已非常嚴重,導致大腦實質部分非常菲薄。此時,做普通的分流術風險相當大,容易引起顱內出血而致殘,甚至致死。因此,需應用可調壓分流系統(tǒng)進行手術,避免術后并發(fā)癥。3)是否所有腦積水都需要治療 ?馬云富教授說:不是,部分腦積水患者由于早期沒有得到有效治療,晚期已造成腦功能不可逆恢復,顱內壓力已達到一種新的平衡狀態(tài)(顱內壓力在正常范圍內),這種情況即使通過手術也不能使腦功能得到恢復,此內不能采用分流或造瘺術治療。馬云福教授特別提醒:腦積水經治療后,患兒的神經功能會逐步恢復。新生及嬰幼兒腦積水只要及早發(fā)現和治療,大多數的患兒效果良好,可達到與正常兒童一樣的智力以及生長發(fā)育2018年12月18日
2001
0
0
-
李水帝主管技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康復醫(yī)學科 1、頭圍增大 嬰兒出生后數周或數月內頭顱快速、進行性增大,前囟也隨之擴大和膨隆。頭顱和軀干的生長比例失調,例如頭顱過大過重。2、前囟擴大、張力增高 豎抱患兒且安靜時,因門仍呈膨隆狀而不凹陷,也看不到正常搏動時則表示顱內壓增高。隨著腦積水的進行性發(fā)展,顱內壓增高的癥狀逐漸出現,盡管嬰兒期的顱縫具有緩沖顱內壓力的作用,但仍然是有限度的。嬰兒期顱內壓力增高的主要表現是嘔吐,由于嬰兒尚不會說話,常以抓頭、搖頭、哭叫等表示頭部的不適和疼痛,病情加重時可出現嗜睡或昏睡。3、破罐音 4、“落日目”現象 上凝視麻痹,嬰兒的眼球不能上視,呈落日狀。一般來說,寶寶會呈精神萎靡,抬頭不穩(wěn)或抬不起,嚴重者可伴有大腦功能發(fā)育不良,表現為癲癇、嘔吐、斜視,眼球震顫,運動功能障礙及智力發(fā)育遲緩等。2016年02月18日
35500
3
0
相關科普號

焦輝醫(yī)生的科普號
焦輝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天壇普華醫(yī)院
神經內科
2455粉絲157.4萬閱讀

李水帝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水帝 主管技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康復醫(yī)學科
829粉絲43.9萬閱讀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付朝杰 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1907粉絲656.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