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哪些人需要做眼底檢查?
專家介紹:俞曉藝,男,醫(yī)學博士,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共產黨員,現任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眼科負責人,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眼科學及眼視光學教研室負責人,廣東省眼底病重點??茖W科帶頭人。長期在三甲醫(yī)院從事眼科臨床、科研、教學及管理工作,兼具中醫(yī)和西醫(yī)的專業(yè)理論和臨床技能,帶領團隊開展各類先進的眼科檢查及治療,精通各種內眼手術及激光治療,包括各種復雜白內障手術、青光眼治療、眼外傷修復等,尤其擅長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包括復雜視網膜脫離、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裂孔、黃斑前膜、黃斑水腫、球內異物取出、復雜眼外傷修復、視網膜血管性疾病等嚴重眼底疾病的治療,尤其在廣東省內較早開展了23G、25G微創(chuàng)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吊頂燈技術應用等先進技術,并能與之結合開展各種中醫(yī)特色眼部治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底檢查可以及時發(fā)現眼底疾病,例如視網膜剝離、黃斑病變等。不僅如此,眼底檢查還能探索身體奧秘,查出某些全身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因此眼底檢查在臨床上有相當重要的作用。1、哪些人需要做眼底檢查?(1)高度近視高度近視患者不僅是配戴眼鏡就可以萬事大吉了。隨著近視度數越高,眼球就會被“拉”得越長,視網膜被牽拉得“捉襟見肘”,在某些地方變薄萎縮甚至出現裂孔,引起視網膜脫離,視力下降。因此,建議高度近視患者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眼底檢查,監(jiān)控度數發(fā)展,檢查眼底情況。如果突然出現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飄動或是有閃光感等癥狀,應盡快就醫(yī)。(2)糖尿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其主要危害是引起靶器官的微血管病變,除了累及心、腦、腎等器官外,還會累及視網膜。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指視網膜可見微血管瘤形成以及出血、滲出,還可導致增殖性改變,進而引起視網膜脫離,甚至失明。(3)高血壓高血壓本身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它會損害全身的血管,而視網膜血管是人體中唯一可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的血管。而眼底則作為最佳的觀察途徑,視網膜血管在全身微小血管病變的診斷和預測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可以通過檢查眼底來判斷高血壓是否造成了全身靶器官的損害,同時也是評價高血壓程度的重要手段。(4)其他眼底動脈硬化是中老年人群常見的眼底血管病變,年齡越大,發(fā)生率越高,建議高齡人群定期眼底檢查。眼底檢查如發(fā)現視乳頭水腫,對早期診斷顱高壓有相當重要的診斷意義,眼底檢查還有助于青光眼的早期診斷,白內障患者行眼底檢查對評估術后視力恢復很重要等。2、常用的眼底檢查方法有哪些?(1)傳統(tǒng)散瞳眼底檢查如果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么瞳孔就是這扇窗戶的簾布,通過藥物將瞳孔散開,相當于拉開簾布,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看清楚眼底結構,尤其是視網膜,發(fā)現眼底病變。基本過程是先滴散瞳的眼藥水,等待15~20分鐘后瞳孔充分散大,在裂隙燈下進行眼底檢查,散大后的瞳孔要等待3-6小時才能恢復正常的大小,散瞳眼底檢查比較耗時,且散瞳后會出現視遠清楚但視近模糊及畏光的不適感,因此散瞳查眼底前需要跟患者交代清楚。正常的眼底高度近視的眼底糖尿性視網膜病變的眼底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2)超廣角眼底激光掃描超廣角眼底激光掃描成像檢查采用超廣角掃描鏡技術,拍照范圍可達到220°~240,能夠覆蓋眼底82%的視網膜,對瞳孔直徑要求小,無需散大瞳孔即可對眼底進行較大范圍的檢查。其成像速度非??欤瑯O大節(jié)省了人力和時間;非接觸無痛無創(chuàng);穿透能力強,對白內障、角膜混濁的患者也能獲取較清晰的眼底圖像。高度近視周邊眼底的變性區(qū)孔源性視網膜脫離(3)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是采用先進的3D OCT技術呈現出眼內更多的細節(jié),既有利于眼底病的綜合診斷又能保證檢查的可重復性的一種三維成像技術、解剖學分層技術及三維病變定位技術,為診斷和隨訪提供更多信息的多種掃描方式,可清晰呈現高度近視、白內障等患者的眼底影像,并可用于檢測青光眼和視網膜病變時進行客觀定量測量和定性臨床分析。近幾年來發(fā)展起來的OCT血流成像(OCTA)技術, 它在不注射造影劑的情況下,可以快速無創(chuàng)地重建視網膜脈絡膜血管的三維結構, 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種眼底血管性疾病的檢查。糖源病性視網膜病變黃斑水腫高度近視黃斑裂孔視網膜脫離術前視網膜脫離術后正常人OCTA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OCTA
俞曉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1月29日1731
0
2
-
高度近視該做哪些檢查呢?
高度近視與中低度近視相比,并不僅僅是度數的差別。高度近視可能表現為眼球增大、眼軸拉長。眼軸拉長會帶來很多問題,如周邊視網膜變薄、變性,甚至產生裂孔;高度近視眼還可能導致黃斑變性、裂孔,甚至萎縮,或導致脈絡膜新生血管、后鞏膜葡萄腫,或合并青光眼,這些都會對視力造成嚴重損害。因此,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朋友,最好重視起來,定期到醫(yī)院檢查。高度近視應該做哪些檢查呢?視力矯正視力視力如果能達到正常,說明高度近視還在相對可控范圍內眼底照相或眼底檢查眼底照相或間接檢眼鏡配合鞏膜壓迫器下的眼底檢查檢查眼底尤其是周邊視網膜有沒有變薄、變性和裂孔。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通過OCT可檢查高度近視眼的黃斑部視網膜層間結構是否產生劈裂,或產生黃斑裂孔、萎縮等癥狀。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血管成像OCT(Angio OCT)眼軸長度眼壓眼B超等具體檢查哪項,一般醫(yī)生會根據病情進行相應的選擇。最后,建議大家,一定保護好自己的眼睛,沒近視就預防近視,近視了就注意用眼,防控近視。祝愿大家都有清晰的視界。
王忠海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8月23日1713
0
1
-
糖尿病患者應定期眼底檢查
李勝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25日3288
0
4
-
早產兒-眼底檢查必不可少
我們在關注早產兒的孕周及體重時,有一個重要的器官往往被家長忽略了,在就是我們心靈的窗戶—眼睛。國內的統(tǒng)計數據表明,約有10%的早產兒,會發(fā)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嚴重的會導致視網膜脫離,甚至失明。但如果,這些寶寶的父母能在孩子出生后,就盡早給他檢查視網膜情況,也許悲劇就不會發(fā)生了。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早產。而且體重越輕、胎齡越小,發(fā)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機會越大。因此,國家規(guī)定,體重小于2000克的早產兒,胎齡小于36周的,就一定要進行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檢查。但實際上,為穩(wěn)妥起見,建議不管寶寶出生時體重多少,就算他比足月兒還胖,只要他胎齡小于36周,建議眼底檢查都是必不可少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篩查,一定要盡早進行。所謂的“盡早”,是有一定原則的。若寶寶出生時的孕周大于32周,那他可以在出生后,就馬上進行首次篩查;若寶寶出生孕周小于32周的,就應該等他的矯正胎齡(矯正胎齡=孕周+出生后周數)到了32周后,就開始首次篩查。并且,首次的篩查沒有發(fā)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不代表寶寶的視網膜正常,因為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可能在矯正胎齡42周前發(fā)病,只有必須跟蹤復查到胎齡42周為止。簡單地說一個孕34周出生的孩子,必須在他出生后第8周的復查視網膜沒事才代表眼底正常。
許琦彬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12月10日2225
0
0
眼底檢查相關科普號

俞曉藝醫(yī)生的科普號
俞曉藝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眼科
85粉絲5.4萬閱讀

吳龍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龍 主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石景山院區(qū)
婦產科
9912粉絲1409.9萬閱讀

于剛醫(yī)生的科普號
于剛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
眼科
2.2萬粉絲1425.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