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頜手術可以通過手術操作改善患者的面部形態(tài)和咬合功能,但手術多是插管全麻且時長超過3小時的大手術,術后恢復期較長,而且歸根結底是一類選擇性手術,所以患者需要是基本健康狀態(tài),沒有全身性、系統(tǒng)性疾病的影響,才可以完成手術操作。1、口腔疾病如果患者有蛀牙、牙齦炎、牙周炎、口腔潰瘍等疾病,需要進行補牙、洗牙、牙周治療等術前準備再完成手術操作。2、顳下頜關節(jié)問題術前若存在顳下頜關節(jié)吸收或骨生長異常,正頜手術可能加重關節(jié)癥狀,術后出現更加嚴重的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表現,所以一般在關節(jié)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完成手術操作。3、血常規(guī)及血凝檢查紅細胞、血紅蛋白或白細胞檢驗結果的異常,可能出現術后貧血、術創(chuàng)愈合較慢或感染可能,部分患者需糾正檢查結果為基本正常值后才能完成手術操作。4、體重過輕體重過輕或偏輕的患者,很多伴有營養(yǎng)不良、貧血表現,一般建議先增強體質,改善營養(yǎng)狀況或身體素質后才能完成手術操作。5、女性患者在月經期及妊娠期也不宜開展手術。6、未成年患者不宜立即手術正常生長發(fā)育停止后才可以完成正頜手術,男孩18歲后,女孩17歲后。7、伴有明確的系統(tǒng)性、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哮喘等,存在比普通患者高的多的手術風險,必要時取消手術。8、有比較嚴重的容貌焦慮或其他心理疾病的患者,如果無法正??创M手術,必要時取消手術。
正畸正頜治療的過程中,牙齒、頜骨的位置是有明顯變化的,而面部的軟組織在治療過程中也會隨之出現微小的變化。1、正畸過程中的“牙套臉”很多患者會發(fā)現在正畸的過程中,臉似乎消瘦了一些,有些人顴骨突出,有些人太陽穴凹陷,有些人面頰部凹陷撮腮,這些其實就是大家所說的“牙套臉”。一方面,戴上牙套初期一段時間內,口腔進食咀嚼及言語功能受影響,咀嚼肌群及口周肌群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縮,所以會出現上述的臨床表現。但不需要過度擔心,這種變化是暫時的,大多數人在正畸結束取下牙套后,咀嚼及言語功能恢復正常,“牙套臉”表現會得到明顯改善。另外,在正畸的過程中,當矯治力作用于牙齒時,周圍的牙槽骨會發(fā)生相應的改建,可能出現牙槽骨外突或者牙槽骨吸收,對于患者的側貌會有輕微的影響。
面部美學是以面部輪廓為基礎的,頦部雖在面部所占比例不大,但對于整體容貌的影響可以說非常大。其中,頦部位置是否可與面中線一致、頦唇溝形態(tài)是否良好、頦前點位置是否符合審美平面要求、上唇高與下唇頦高比例是否正常則從三維方向上清晰反映出頦部形態(tài)是否美觀。由于遺傳、生長發(fā)育異常、不良習慣、下頜骨發(fā)育異常、外傷等因素,可能導致頦部形態(tài)不佳,嚴重影響面部整體美觀,頦成型手術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原因引起的頦部不美觀。頦成型手術可以從三維方向對頦部形態(tài)進行重塑,針對頦部前后向過突或過縮、頦部垂直向過長或過短、頦部左右向偏斜等幾乎所有頦部形態(tài)異常。其中頦部骨段前移手術除可進行美觀方面調整,還可對功能方面有改善,頦部骨段前移后可帶動口底肌肉前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擴大氣道寬度,對打鼾或鼾癥患者起到緩解的作用。頦成型手術術式多種多樣,可以視患者具體頦部畸形程度,進行隨意調整,以達到美觀目的。手術一般在全麻下進行,切口為口內前庭溝切口,骨段移動后應用鈦板鈦釘固定。移動量較大的情況下,術后短期觸摸,臺階感明顯,但遠期隨臺階區(qū)新骨生成臺階會逐漸消失。頦成型手術術后不易復發(fā),但術后下唇及頦部皮膚會有麻木不適,回復時間因人而異,與患者的神經牽拉程度、營養(yǎng)狀況、精神狀態(tài)、作息時間等有關,一般可與術后3-6個月恢復。
總訪問量 2,390,085次
在線服務患者 1,815位
科普文章 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