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腫瘤防治宣傳周來臨之際,上海市抗癌協(xié)會針對肺、大腸、肝、胃、乳腺、宮頸和前列腺七大男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于今日發(fā)布《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査和預防推薦》,旨在向大眾普及防癌抗癌知識、明確高危對象、提出篩查及預防建議。
蘇寒 醫(yī)脈通消化科 胃鏡檢查現在已經作為上消化道幾乎所有 疾病的發(fā)現和診斷的金標準,特別是能提高早期胃癌、食管癌的發(fā)現率。同時在胃鏡下也可做治療,對患者的幫助非常大。但是對于胃鏡的認識,不少人還存在一些誤區(qū),對胃鏡檢查感到懼怕。 誤區(qū)一:呼氣試驗能替代胃鏡 隨著幽門螺桿菌感染在胃十二指腸疾病發(fā)病中作用認識的統(tǒng)一,不少醫(yī)療單位開展了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呼氣試驗。但一些不恰當的宣傳,如“輕輕吹口氣,就能查胃病”誤導了不少患者。 呼氣試驗的作用僅僅是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呼氣試驗陰性不等于沒有胃病,事實上部分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胃癌可以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或由于服用了某些藥物影響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出現假陰性。呼氣試驗陽性也不能夠判斷是何種胃病。因此呼氣試驗不能替代胃鏡檢查,要知道患何種胃病,需要胃鏡檢查。 誤區(qū)二:胃鏡檢查很痛苦 有消化不良癥狀的患者到醫(yī)院就診時,醫(yī)生往往會要求患者進行胃鏡檢查。一些患者因害怕胃鏡檢查會有痛苦,而猶豫不決。事實上,隨著胃鏡鏡子質量的不斷提高(更細、更軟,操控性更好)和操作醫(yī)生技術的不斷熟練,半數以上患者接受胃鏡檢查時僅有輕度不適感。一般熟練醫(yī)生在3~5分鐘內即可完成胃鏡檢查(包括拍照、取活檢等操作),遇到復雜患者也很少超過10分鐘。因此多數患者是能夠承受的。 胃鏡檢查一般不會產生疼痛,主要不適是惡心和感覺到呼不出氣。由于患者的恐懼心理和胃鏡通過咽部插入食管時的反射,多數患者會有暫時憋氣,這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掉在水里一樣,會不自主憋氣。當患者實在憋不住后才呼氣,就會出現惡心。 因此胃鏡檢查時患者不憋氣和調勻呼吸是關鍵。由熟練的醫(yī)生進行胃鏡操作,檢查時患者的不適程度主要由患者因素所決定,一般高度恐懼、中青年、男性、體型較胖、吸煙、刷牙容易惡心的患者,胃鏡檢查時反應較大,不適程度高。這些患者可通過使用鎮(zhèn)靜藥物使他們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而消除檢查時的不適,即可采用“無痛”胃鏡檢查。 誤區(qū)三:胃鏡檢查會加重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胃鏡檢查的指征之一,但當醫(yī)生動員患者做胃鏡檢查時,部分患者和家屬會有顧慮,擔心胃鏡檢查會加重出血。事實上這種顧慮是不必要的。 胃鏡檢查在直視下進行,也就是說在直接看到食管、胃、十二指腸黏膜的情況下進行檢查,因此一般不會碰到病灶加重損害,除非是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配合不佳,劇烈惡心,間接造成出血。 胃鏡檢查,特別是出血48小時內進行胃鏡檢查(稱為“急診胃鏡檢查”),在上消化道出血處理中有重要作用。 第一,可明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便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由于糜爛等表淺病變在治療48小時后可能愈合,因此要強調及早做胃鏡。第二,可對活動性出血和可造成活動性出血的病灶進行胃鏡下止血。 誤區(qū)四:X光-鋇餐檢查可替代胃鏡 一些患者因害怕胃鏡檢查,要求用X-鋇餐檢查替代胃鏡檢查。其實胃鏡檢查與X-鋇餐檢查相比存在不少優(yōu)點。首先胃鏡檢查在直視下進行,可直接看到食管、胃、十二指腸黏膜,可觀察到表淺的病變如胃黏膜表淺潰瘍、萎縮、糜爛、血管病變以及膽汁反流等。 其次,胃鏡下可取胃黏膜活檢,這對胃黏膜萎縮、腸化、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的確診是必須的,同時活檢標本還可作幽門螺桿菌檢測。胃鏡檢查中的這些發(fā)現對胃病的治療有很大幫助,因此多數情況下X-鋇餐檢查不能替代胃鏡檢查。 誤區(qū)五:年輕人不需要做胃鏡 年輕人胃病是否需要胃鏡檢查取決于患者癥狀、當地胃癌發(fā)病率和治療后的療效。當患者有報警癥狀包括消化道出血或貧血、吞咽困難、消瘦或反復嘔吐等,不論年齡大小,都需要做胃鏡檢查。有其他消化不良癥狀者是否立即行胃鏡檢查,取決于當地胃癌發(fā)病率。胃癌發(fā)病率很低的國家或地區(qū),如美國將立即進行胃鏡檢查的年齡界限定為55歲,多數國家定為45歲。 當然,一些治療效果不佳的年輕患者也需要做胃鏡檢查,以明確病情,針對疾病治療。由于胃癌患者不一定有報警癥狀,胃癌發(fā)病率相對較高,而胃鏡檢查費用相對較低,因此為了避免漏診胃癌,胃鏡檢查的指征應放寬,包括多數消化不良的年輕人也應該行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適應癥 1. 凡疑有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疾病。 2. 胸骨后疼痛、 燒灼感及吞咽困難,疑有食管疾病者。 3. 上腹不適,疑為上消化道病變,臨床又不能確診者。 4. 急性及原因不明的慢性上消化道出血。 5. X線檢查發(fā)現胃部病變不能明確性質者。 6. 需要隨診的病變如潰瘍、 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術后胃等。 7. 疑有 食管癌和胃癌患者,胃鏡可提高診斷準確率,發(fā)現早期病歷,并可進行治療。 8. 胃鏡可診斷上消化道息肉及隆起性病變,并進行治療。 9. 需要通過內鏡進行治療者。 10. 四十五歲以上所有人群。 胃鏡檢查禁忌癥 1. 精神失常不能合作者。 2. 嚴重心肺功能不全或器質性病變者,如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呼吸困難等。 3. 可疑上消化道穿孔或穿孔的急性期。 4. 咽喉部疾患內鏡不能插入者。 5. 胃、食管化學性燒傷的急性期。 6. 脊柱嚴重畸形者。 胃鏡檢查注意事項 1. 檢查當日必須空腹,禁食、禁飲6小時以上。為杜絕院內交叉感染,檢查前做術前四項檢查。 2. 計劃做無痛胃鏡者需家屬陪同。 3. 若患者有心臟病、高血壓病等相關疾病,請?zhí)崆案嬷t(yī)務人員;60歲以上患者檢查前必須完善心電圖檢查。 4. 檢查后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咽喉疼痛、腹痛、腹脹等不適,屬于正常現象,嚴重者需到院觀察。 5. 若取胃黏膜活檢或行息肉摘除術,可能出現少量出血,一般會自愈;若腹痛劇烈或出現解黑色糞便,必須立即到醫(yī)院就診。 6. 普通胃鏡檢查后即可進食,建議清淡飲食,避免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無痛胃鏡檢查后1小時可飲水,2小時可清淡飲食,避免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取活檢或息肉摘除者,2日(患者具體情況不同,限定天數可能不同,部分患者可能需短暫禁食)內建議半流質軟食,避免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 7. 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麻醉結束后3小時內需有人陪同,術后24小時禁止飲酒及從事危險性工作,如騎車、駕駛、高空作業(yè)或者進行精細工作等。 8. 檢查后出現不適感及不良反應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胃息肉,你應該了解的小常識 作者 | 朱海杭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胃的黏膜增生形成的類蘑菇樣隆起;較為常見,可見于1-3%的中老年人;生長較為緩慢;有的息肉基底部很大,有的根部有蒂;表面可分葉并有花紋,色澤較紅; 大小不一,小的1-2毫米,大的2-3厘米; 可為單個亦可為多發(fā),最多可有上百枚,筆者切除最多的一例有168枚。 胃息肉會有哪些后果? (1)較小的息肉一般沒有什么特別的癥狀;較大的息肉可能會有上腹部不適、腹痛、腹脹等表現,任何不明原因上腹不適兩周以上均要行胃鏡檢查。 (2)息肉長到一定大小時可能會出血,發(fā)生嘔血、柏油樣便、嚴重者可出現休克,檢查可發(fā)現大便隱血陽性、貧血。 (3)當大的息肉阻塞在胃的入口賁門或出口幽門處時可發(fā)生惡心嘔吐等癥狀。 (4)胃鏡一旦發(fā)現胃息肉一定要做病理切片檢查,如是增生型息肉一般不會發(fā)生癌變,如是腺瘤型息肉是有一定比例會發(fā)生癌變的。 為什么會長胃息肉? 原因并不十分清楚,最可能的原因仍是長期吃辛辣生冷硬食物、餓一頓飽一頓、喜歡食用腌制品等不良飲食習慣、飲酒吸煙等不良嗜好、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導致慢性胃炎,在此基礎上長出息肉。這幾年由于長期服用質子泵抑酸劑奧咪拉唑等治療者在胃底長出多發(fā)性的小息肉病例也逐漸增多。胃家族性腺瘤樣息肉病是較為少見的病因。 胃息肉要不要治療?如何治療? (1)幾毫米小的息肉特別是多發(fā)性小息肉,可以在做胃鏡檢查時用活檢鉗夾除,也可以暫不治療,但要定期復查胃鏡;較大的息肉可擇期進行切除;對發(fā)生出血、疑有或已有癌變的息肉應及時切除。(2)胃鏡下進行微創(chuàng)切除已是目前的首選方法,操作通常需要約10-40分鐘,根據息肉不同大小形狀通常采用熱鉗或氬氣刀點灼、電凝圈套摘除、黏膜切除(EMR)黏膜剝離(ESD)輔助鈦夾、尼龍繩等內鏡技術治療,還可通過胃鏡和腹腔鏡雙鏡聯(lián)合治療。 (3)多發(fā)性息肉可能一次性不能全部切除,需要多次治療;對明確癌變特別是腹部CT檢查有可疑淋巴結腫大時宜腹腔鏡或剖腹手術治療。 胃息肉內鏡治療前要注意哪些事項? (1)術前應做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糖、凝血功能、心電圖等常規(guī)檢查,疑有惡變時應行血CEA、腹部CT等檢查。評估能否行麻醉無痛胃鏡。 (2)應了解術中可能會出現出血、穿孔、病灶不能完全切除、殘留等并發(fā)癥,極少數情況下可能要轉為腹腔鏡或剖腹手術治療,術前要簽署知情同意書。 (3)術前高血壓藥物(利血平除外)可服用、糖尿病藥可停服;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等要停服5-7天,女性病員手術要避開月經期。 (4)術前要認知胃息肉切除后上腹部不適痛等胃炎癥狀仍可能存在,胃息肉本身并無特異性的癥狀表現。 (5)術前應禁食禁飲至少4-6小時,操作過程同胃鏡檢查(微信2015年10月22日) 胃息肉內鏡治療后要注意哪些事項? (1)胃息肉切除后當日禁食6-12小時后可進食流汁如米湯、面湯、蔬菜湯、牛奶等,1-2天后可進食半流汁、葷蔬搭配,并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不吃刺激性食物。 (2)一般臥床休息2-3天,術后可能因無痛麻醉和胃鏡注氣等原因可的惡心嘔吐,1-2天好轉,應注意不能用力嘔吐;可在床上輕輕翻身活動,家人輔助下去衛(wèi)生間如廁;術后2-3天可下床活動,一周后可以散步等輕微運動,一個月時間內盡可能不劇烈運動和突發(fā)用力。 (3)較小的息肉術后可短時間內服用質子泵抑酸劑和黏膜保護劑促進傷口愈合,一般用藥2-4周,較大的息肉術后醫(yī)生會給你使用抗生素、止血藥和適當靜脈補液,并留院觀察1-3天可出院。術后如出現腹痛、發(fā)熱、嘔吐、嘔血等異?;蛞馔馇闆r時醫(yī)生會及時處理,如已離院請及時回院處理。 (4)術后病理檢查如無異常可定期隨訪,6-12月后復查胃鏡,如仍有小息肉可當即同時再內鏡下切除,以后根據病情1-2年后復查胃鏡。如術后病理提示有息肉局部惡變時,應視具體病情而定可進一步追加手術治療或密切隨訪觀察。
總訪問量 3,747,299次
在線服務患者 4,565位
科普文章 68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