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

公立三甲綜合醫(yī)院

推薦專家

疾?。? 子宮肌瘤
醫(yī)院科室: 不限
開通的服務: 不限
醫(yī)生職稱: 不限
出診時間: 不限

子宮肌瘤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細胞豐富的平滑肌瘤——一種具有不良生物學行為的良性腫瘤子宮平滑肌瘤是育齡期婦女的常見腫瘤,其中大部分是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平滑肌肉瘤)的發(fā)病率<1%。子宮富于細胞的平滑肌瘤是,近年來提出的、被認為介于良性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之間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子宮平滑肌瘤,其發(fā)生機制及生物學行為尚不明確。但臨床上表現(xiàn)為較良性平滑肌瘤更易于復發(fā),五年復發(fā)率約為10-20%;而切除子宮后,與平滑肌肉瘤相比較復發(fā)率極低。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大體與普通型子宮肌瘤相似,質地較普通型肌瘤軟,顏色偏黃或者棕色,其典型的病理特點為:腫瘤組織的細胞密度遠遠高于周圍正常的肌層組織,核分裂象<5個核分裂計數/10個高倍視野,瘤細胞豐富,核呈梭形或卵圓形,核染色質細小,分布均勻,胞漿相對減少。目前認為富于細胞是一種具體惡性增殖潛能的良性腫瘤。臨床表現(xiàn)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的臨床表現(xiàn)與普通型的子宮平滑肌瘤無明顯差別,主要表現(xiàn)為月經改變及腹部包塊。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與普通型平滑肌瘤的臨床表現(xiàn)的不同點主要有:肌瘤直徑較大,肌瘤個數一般為單發(fā),較少合并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癥,并且多數患者是因為逐漸增大的腫瘤而進行手術治療。診斷絕大多數的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僅在B超檢查時才發(fā)現(xiàn)。有研究發(fā)現(xiàn)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患者術前B超檢查以低回聲團塊最為常見,其次合并有變性,少數者會出現(xiàn)中等回聲。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的診斷主要是根據術后病理學檢查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由于其獨特的病理學特點,典型的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的術后診斷并不十分困難。但是若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的病理學表現(xiàn)不典型,此時僅根據術后病理形態(tài)學的分析結果來診斷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是有難度的,最容易混淆的有子宮平滑肌肉瘤和子宮內膜間質腫瘤。鑒別診斷1、子宮平滑肌肉瘤子宮平滑肌肉瘤為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較低,但其臨床生物學行為惡性程度高,呈侵襲性和浸潤性生長,局部復發(fā)或轉移率高,5年生存率約為12%~25%。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子宮腫瘤短期內增大明顯、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月經過多、貧血、盆腔包塊。病理特點主要有:腫瘤細胞的“富于性”;腫瘤細胞核的異型性;核分裂象>5個/10個高倍視野;腫瘤細胞有壞死。至少需要滿足以上2點才能診斷為子宮平滑肌肉瘤。腫瘤細胞是否有壞死。但核分裂計數的主觀性強,不同操作者計數上有一定差異,并且組織的保存情況及切片的厚度也影響著核分裂計數,有時核分裂與核變性、核固縮,核碎裂等難鑒別,因此,依靠病理切片檢查進行診斷有困難時,可以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輔助鑒別診斷。雌激素及孕激素受體在子宮平滑肌肉瘤中的表達低于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Ki-67和PCNA是與細胞增殖相關的核抗原,其在子宮平滑肌肉瘤中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子宮肌層及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α平滑肌肌動蛋白在子宮平滑肌肉瘤的表達的陽性率較在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低,將其與Ki-67結合來鑒別子宮平滑肌肉瘤和良性平滑肌瘤其準確率達95%以上。2、子宮內膜間質腫瘤子宮內膜間質腫瘤分為子宮內膜間質結節(jié)、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和未分化子宮內膜肉瘤。由于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和子宮內膜間質腫瘤均來源于間葉組織,它們在細胞學和形態(tài)學結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兩者極易混淆。從大體上看,兩者切面都柔軟,顏色偏黃或者棕黃色。鏡下,兩者的腫瘤細胞密度均高于正常肌層,腫瘤血管有增多并且腫瘤邊界不規(guī)則。但是即使是低度惡性的子宮內膜間質肉瘤術后也會轉移和復發(fā),而富于細胞型平滑肌瘤絕大多數為良性腫瘤。兩者的病理特點主要有以下不同:①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的血管為厚壁并且增粗的大血管,而子宮內膜間質腫瘤為薄壁管徑小的動脈,但有時在子宮內膜間質腫瘤的周邊,特別是與正常肌層交界處可見厚壁粗大的血管;②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腫瘤細胞成束狀排列生長,可見裂隙,并且缺乏泡沫組織。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呈舌狀浸潤鄰近正常肌壁,具有泡沫樣組織細胞。當單憑病理形態(tài)學難以明確診斷時,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可以輔助鑒別診斷。CD10可作為正常子宮內膜間質和子宮內膜間質腫瘤的特異性指標。在正常的子宮內膜間質和子宮內膜間質腫瘤中,CD10為陽性表達,而在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中為陰性或局灶性陽性表達。因此,可被用于鑒別子宮內膜間質腫瘤和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高危因素1、肌瘤直徑肌瘤最大直徑≥5cm者患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的可能性較高,故肌瘤較大時要考慮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的可能。肌瘤大小與肌瘤細胞平滑肌細胞增殖有關。增殖期細胞特異性表達的核抗原Ki-67在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組織中的表達陽性率有上升趨勢,而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的發(fā)生與肌瘤細胞增殖能力增加有關。2、年齡子宮平滑肌瘤對雌激素的高度敏感在其發(fā)病機制中具有重要地位,肌瘤組織中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含量高于子宮正常肌層組織。女性在生殖晚期對調控子宮肌瘤生長的激素和生長因子更敏感,在持續(xù)雌、孕激素刺激下,子宮肌瘤增殖能力增強,促進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發(fā)生。因此,隨著年齡增長,尤其對于大于40歲婦女,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發(fā)生率較高。3、術前超聲血流信號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大多有豐富的血供,血流信號明顯豐富于普通型平滑肌瘤,且60.78%以上呈火球樣血流信號,29.85%呈星、條或網狀分布,只有極少部分無或少量血流信號。治療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的治療一般以手術為主。根據患者年齡,生育要求,全身狀況及術中冷凍切片情況決定采用子宮肌瘤剝除術或全子宮切除等。絕大多數學者認為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為良性腫瘤,理論上其治療原則可與普通的子宮平滑肌瘤相同,不需在術后補充放、化療。臨床上對于術前超聲血流信號呈火球樣、星、條或網狀分布,尤其年齡大于40歲、肌瘤最大直徑大于5cm的患者,首選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應慎用腹腔鏡下剔除肌瘤,同時需加強術后隨訪。如果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具有類似于交界性腫瘤的特點,那么,即使患者已行全子宮切除術,術后也需要進行嚴密的隨訪。預后及隨訪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的治愈率為70%以上,盡管多數學者認為,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同普通的子宮平滑肌瘤一樣預后良好。但是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具有轉移及復發(fā)等不良生物學行為傾向。有報道1例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患者行全子宮切除,術后8年發(fā)展為腹膜播散性子宮肌瘤,將最大的結節(jié)切除,病理示富于細胞型肌瘤,隨訪1年后再次復發(fā),腫瘤迅速增長,最終行手術治療,病理診斷為子宮平滑肌肉瘤。因此,對于復發(fā)型的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或短期內生長較為迅速的富于細胞型子宮平滑肌瘤應該首先手術治療,并且應該加強術后的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