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介紹 查看全部
特色診療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 失眠的辨證要點及治療
臨床對不寐癥的辨證宜遵循三個要點。 一是辨輕重 不寐的病證輕重,與其病因、病程長短有關,要通過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加以辨別。輕證為少眠或不眠,重者徹夜不眠;輕者數(shù)日即安,重者成年累月不解,苦于入睡困難。 二是辨虛實 不寐的病性有虛實之分。虛證屬陰血不足、心腦失其所養(yǎng),表現(xiàn)為體質瘦弱、面色無華、神疲懶言、心悸健忘,多因脾失化源、肝失藏血、腎失藏精、腦海空虛所致。實證為火盛擾心、或瘀血阻滯,表現(xiàn)為心煩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胸悶且痛,多由心火亢盛、肝郁化火、痰火郁滯、氣血阻滯所致。 三是辨受病臟腑 不寐的主要病位在心腦。由于心神被擾或心神失養(yǎng)、神不守舍而致不寐。亦因腎精虧虛、腦海失滋、神不守持而致失眠。同時,其他臟腑如肝、膽、脾、胃、腎的陰陽氣血失調,也可擾動心腦之神而致不寐。如急躁易怒而不寐者,多為肝火內擾;入睡后易驚醒者,多為心膽虛怯;面色少華,肢倦神疲而不寐者,多為脾虛不運,心神失養(yǎng)。 治療三要點 一是注重調整臟腑陰陽氣血 由于不寐主要因臟腑陰陽失調、氣血失和,以致心神不寧而不寐。因而首先應從本而治,著重調治所病臟腑及其氣血陰陽,以“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其虛實”為總則,應用補益心脾、滋陰降火、交通心腎、疏肝養(yǎng)血、益氣鎮(zhèn)驚、化痰清熱、和胃化滯、活血通絡等法,由此使氣血和調、陰陽平衡、臟腑功能恢復正常。心神守舍,則不寐可愈。 二是安神定志為其基本治法 不寐的病機關鍵在于心神不安,因而安神定志為本病的基本治法,其中主要有養(yǎng)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陰安神、益氣安神、鎮(zhèn)肝安神、補腦安神等不同治法。 三是加強精神療法 情志不舒或精神緊張、過度焦慮等精神癥狀是導致不寐的常見因素,因而消除顧慮及緊張情緒,保持精神舒暢,是治療不寐的重要方法之一,每每可取到藥物所難以達到的療效。 不寐十證型 根據(jù)臨床經驗將不寐癥辨證分型為10個證型,辨證論治如下: (1)熱擾神明 [證候] 面紅目赤,夜難入寐,心煩意亂,身熱口渴,胸悶脹滿,頭昏頭痛,口燥唇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燥,脈沉數(shù)。 [治法] 清熱通腑,清腦安神。 [方藥] 涼膈散(《和劑局方》) :川大黃、樸硝各10g,甘草6g,梔子10g,薄荷6g,黃芩9g,連翹l5g,竹葉10g,蜂蜜少許。 (2)肝郁化火 [證候] 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飲食,口渴喜飲,目赤口苦,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弦而數(shù)。 [治法] 疏肝瀉火,清腦安神。 [方藥] 龍膽瀉肝湯(《蘭室秘藏》):龍膽草6g,黃芩、梔子各9g,澤瀉l2g,木通、車前子各9g,當歸3g,生地黃9g,柴胡、生甘草各6g。同時,可加茯神、龍骨、牡蠣鎮(zhèn)驚定志,安神入眠;如胸悶脅脹、善太息者,加郁金、香附疏肝解郁。 (3)痰熱內擾 [證候] 不寐頭重,痰多胸悶,惡食噯氣,吞酸惡心,心煩口苦,目眩,苔膩而黃,脈滑數(shù)。 [治法] 化痰醒腦,清熱安神。 [方藥] 清火滌痰湯(《醫(yī)醇賸義》) :丹參15g,橘紅、膽星、姜蠶各為10g,菊花15g,杏仁、麥門冬各10g,茯神12 g,柏子仁、貝母各10g,竹瀝半杯,姜汁1滴。若痰食阻滯、胃中不和者,加半夏、神曲、山楂、萊菔子以消導和中;若心悸不安者,加珍珠母、朱砂以鎮(zhèn)驚定志;若痰熱重而大便不通者,可加服礞石滾痰丸,降火瀉熱、逐痰安神。 (4)胃氣失和 [證候] 胸悶噯氣,脘腹不適而不寐,惡心嘔吐,大便不爽,腹痛,舌苔黃膩或黃燥,脈象弦滑或滑數(shù)。 [治法] 和胃健脾,化滯安神。 [方藥] 半夏秫米湯(《靈樞·邪客》):半夏9g,秫米30g??嗨奘撤e滯較甚,而見噯腐吞酸,脘腹脹痛者,可加服保和丸,以圖消導和中安神之功。 (5)瘀血內阻 [證候] 煩擾不安,頭痛如刺,心慌心跳,夜不成寐;或合目而夢,且易驚醒,甚則數(shù)日毫無睡意,神情緊張,痛苦不堪,舌多暗紫,脈多弦細而澀。 [治法] 理氣化瘀,通竅安神。 [方藥] 血府逐瘀湯 (《醫(yī)林改錯》) 化裁:當歸、生地黃各為9g,桃仁l2g,紅花9g,枳殼、赤芍各6g,柴胡3g,甘草6g,桔梗、川芎各5g,酸棗仁15g,珍珠母l2g,生龍齒l5g。 (6)心脾兩虛 [證候] 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夢多,易醒再難入睡,兼見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飲食無味,面色少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 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 [方藥] 歸脾湯(《濟生方》):黨參10g,黃芪l8g,白術、茯神各10g,炒酸棗仁l8g,龍眼肉10g,木香、甘草各6g,當歸l2g,遠志10g,生姜3 g,大棗10枚。若失眠較重,加五味子、合歡花、夜交藤、柏子仁以助養(yǎng)心安神,或加龍骨、牡蠣以鎮(zhèn)靜安神;若血虛較甚,加熟地黃、白芍、阿膠以補血充腦;若脘悶納呆、舌苔厚膩者,加半夏、陳皮、茯苓、厚樸以健脾理氣化痰。 (7)陰虛火旺 [證候] 心煩不寐,心悸不安,頭暈,耳鳴,健忘,腰酸,手足心發(fā)熱,盜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爛、舌質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 滋陰清心,養(yǎng)腦安神。 [方藥] 黃連阿膠湯 (《傷寒論》) :黃連9g,阿膠12g,黃芩10g,白芍l8g,雞子黃2枚。若陽升面熱微紅、眩暈、耳鳴者,可加牡蠣、龜版、磁石等重鎮(zhèn)潛陽,陽升得平,陽入于陰,即可入寐;若不寐較甚者,加柏子仁、棗仁養(yǎng)心安神。 (8)心膽氣虛 [證候] 不寐多夢,易于驚醒,膽怯心悸,遇事善驚,氣短倦怠,小便清長,舌淡,脈弦細。 [治法] 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 [方藥] 安神定志丸 (《醫(yī)學心悟》):人參9g,茯苓、茯神各12g,遠志10g,石菖蒲9g,龍齒30g。若血虛陽浮、虛煩不寐者,宜用酸棗仁湯,方中以棗仁安神養(yǎng)肝為主;川芎和血以助棗仁養(yǎng)心;茯苓化痰寧心,助棗仁安神;知母清膽寧神。如病情較重,可二方合用;若心悸較甚者,前方基礎上加生牡蠣、朱砂以加強鎮(zhèn)靜安神之力。 (9)心腎不交 [證候] 心煩不寐,頭暈耳鳴,煩熱盜汗,咽干,精神委靡,健忘,腰膝酸軟;男子滑精陽痿,女子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 交通心腎,補腦安神。 [方藥] 交泰丸 (《醫(yī)方集解》):黃連9g,肉桂3g。若以心陰虛為主,可用天王補心丹; 若以腎陰虛為主者,可用六味地黃丸加夜交藤、酸棗仁、合歡皮、茯神之類,以安神寧志、補心滋腎。 (10)肝郁血虛 [證候] 難以入睡,即使入睡,夢多易醒,或胸脅脹滿,善嘆息,易怒急躁,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治法] 疏肝養(yǎng)心,安神鎮(zhèn)驚。 [方藥] 酸棗湯(《金匱要略》):酸棗仁18g,甘草6g,知母12g,茯神10g,川芎6g。若肝郁較甚,郁久化火較甚者可參照肝郁化火證治,亦可用丹梔逍遙散加忍冬藤、夜交藤、珍珠母、柏子仁治之。
章振永? 主任醫(yī)師? 麗水市中醫(yī)院? 針灸推拿科2057人已讀 - 如何識別針灸醫(yī)師是否高明
如何正確判斷一個醫(yī)師是否是真正的針灸高手,對患者來說的確很難分辨。因為大多數(shù)患者都是道聽途說或者是經人介紹才來針灸治療疾病的。如何通過簡單的觀察來判斷和辨識給你治病的醫(yī)師是否是真正的針灸高手,讓自己少走彎路,你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觀察: 1:是否使用傳統(tǒng)針法 針灸治病往往需要一個治療過程,常常要數(shù)次后才能見效,所以患者先不要有一次就好的想法。一次就好當然也有,但畢竟少。如果沒有經過自己的判斷,遇到庸醫(yī)針灸數(shù)次后無效既浪費了金錢和精力并且還要忍受疼痛,是很冤枉的。因此患者首先要看,針灸醫(yī)師是否使用傳統(tǒng)針法,而不是各種標新立異的東西,立足于傳統(tǒng)就說明這是幾千年中醫(yī)傳下來的針灸,是正宗的中醫(yī)針灸而不是旁門左道,因為其他旁門左道不值一提。 2:是否運用針刺補瀉手法 其次看針灸是否運用針刺補瀉手法,而不是電針等等現(xiàn)代儀器治療,因為針灸最核心的技術就是針刺補瀉手法,不過這針刺補瀉手法基本百分之九十九的針者都不明白,能夠做出針刺補瀉手法的那肯定就是高手了。現(xiàn)代的所謂電針等等儀器基本都是刺激神經之類,根本沒有調氣作用。 3:針刺穴位數(shù)目 再看針刺穴位數(shù)目,如果全身都扎滿針,那還是另外求醫(yī)吧!把人變成刺猬了,那還是中醫(yī)針灸嗎?中醫(yī)針灸講究的是少而精,專攻有力。 4:針灸取效的時間 經過數(shù)次針灸以后是否見效?因為針灸畢竟最后要看的是療效。如果之前三針灸醫(yī)師都能做到,那么即使幾次下來還沒有明顯療效,筆者建議患者再給醫(yī)師一點時間,因為有時候自己的疾病重,但自己卻未必知道,針灸療效是量的積累,要量變才能質變,相信通過一段時間的調節(jié)終會有明顯療效的。 通過以上這四點基本患者可以通過眼睛判斷和辨識是否是針灸高手了,如果遇到庸醫(yī)建議還不如不治,因為有些疾病通過自己的休養(yǎng)調節(jié)也能慢慢治愈,總比庸醫(yī)誤治要好得多。雖然只有區(qū)區(qū)四點,卻是最最實用的辨識判斷方法。
章振永? 主任醫(yī)師? 麗水市中醫(yī)院? 針灸推拿科2886人已讀 - 針灸治療帶狀皰疹療效好
針灸治療帶狀皰疹療效好 帶狀皰疹,俗稱為“纏身龍”,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其常見的并發(fā)癥就是帶狀皰疹神經痛,中醫(yī)學稱之為“蛇丹愈后痛”,尤其在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中發(fā)病率更高。其臨床表現(xiàn)為受損神經支配的皮膚痛覺過敏、感覺異常、自發(fā)性燒灼樣痛或刺激痛,或伴有劇烈瘙癢,嚴重者可使病人寢食難安,生活質量降低。 在治療方面,西醫(yī)治療主要包括鎮(zhèn)痛藥、抗癲癇藥、營養(yǎng)神經藥物等,其在止痛效果方面雖然有一定療效,但是具有較多的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適,甚至誘發(fā)胃潰瘍等。在目前西醫(yī)沒有更好的治療手段時,中醫(yī)在治療本病方面具有獨到的優(yōu)勢,且在臨床中得到廣泛運用。針灸就是其中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其作為一種古老的治病方法,最早記載于《黃帝內經》。針灸常常可迅速制止劇烈的神經痛,多數(shù)病人往往首次接受針灸后,疼痛就明顯減輕甚至消失。皮損經數(shù)次治療后亦不再擴大,結痂需一周左右的時間。我們作過對照觀察,發(fā)現(xiàn)針刺治療較之藥物組止痛時間短,皮損干涸快,紅斑消退也快。 治療時,我們把帶狀分布的紅疹形象地分為“蛇頭”、“蛇尾”和“蛇中段”,下針時在“蛇頭”、“蛇尾”各下一針,在“蛇中段”則采取圍刺,即圍住中段的紅疹四周下針。手法采用瀉法,瀉其搏結之熱毒,留針約半小時。通過觀察,在剛剛出現(xiàn)紅疹時就介入針灸治療效果最好,每日針灸一次,早期宜清肝利濕,解毒止痛;等水皰干水后,恐其余毒未盡,氣滯血瘀,治療宜扶正驅邪,化瘀止痛,透邪外出。 帶狀皰疹好發(fā)于體弱的成年人或老年人,在人體免疫力下降時感染的水痘-皰疹病毒就會沿著相應的神經播散而發(fā)病,針灸治療攻補兼施,通過神經體液調節(jié)增強免疫功能,并加快炎性物質的滲出,產生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臨床實踐表明,一般針灸治療的第二天起,皰疹可變暗,并逐漸干躁、結痂。此外,患者在治療期間宜保持皮膚干爽清潔,心情舒暢,并保證充足睡眠,少食燥熱肥膩食物,可有助病情康復。 飲食禁忌: 1、忌食辛辣溫熱食物 酒、煙、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 2.慎食肥、甘、油膩之品 肥肉、飴糖、牛奶及甘甜等。 3.慎食酸澀收斂之品 豌豆、芡實、石榴、芋頭、菠菜等。
章振永? 主任醫(yī)師? 麗水市中醫(yī)院? 針灸推拿科4698人已讀
問診記錄 查看全部
- 嗓子紅 不疼 脾胃不好 不消化 嗓子經常發(fā)紅 但不疼, 怎么回事總交流次數(shù)6已給處置建議
- 甲狀腺機能亢進癥 好了1年多復發(fā)了 甲狀腺機能亢進癥 吃藥快2年了 麻煩孫醫(yī)生幫忙看下 目前藥量每天4分之一 目前我媽60幾歲 如果下回再復發(fā)的話。建議用哪種直接方法好點總交流次數(shù)5已給處置建議
- 早期感冒? 昨晚感覺嗓子隱隱有些干痛,喝了好多溫開水。半夜感覺嗓子一側有... 如何吃藥快速結束感冒?亦或者是鼻炎?總交流次數(shù)16已給處置建議
- 你好,大夫,重感冒輸液兩天打嗝停不下來, 你好,大夫,重感冒輸液兩天打嗝停不下來,打了兩天了,打了一針... 怎么止住打嗝,有什么好方法,咳嗽也比較厲害,胸口貼了止咳貼總交流次數(shù)28已給處置建議
- 3號風寒感冒現(xiàn)在喉嚨痛 估前幾日開窗通風受寒,今日早晨起來喉嚨痛 口腔潰瘍而且是... 怎么才能不讓嗓子疼,風寒感冒還連著口腔潰瘍扁桃體發(fā)炎,用寒性熱性要都不行,還是我根本不是風寒而是風熱...總交流次數(shù)19已給處置建議
關注度 浙江省 第84名
總訪問量 4,592,406次
在線服務患者 3,554位
科普文章 3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