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陰道炎的病原體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為條件致病菌,約10%非孕婦女及30%孕女陰道中有此菌寄生,但不引起癥狀。有念珠菌感染的陰道pH在4.0~4.7.一般
排卵期出血,要治嗎? 2017-10-03 醫(yī)學界婦產科頻道 在有規(guī)律的兩次月經中期,即排卵期,由于排卵所致的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部分女性的子宮內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而出現子宮內膜脫落,引起有規(guī)律的陰道出血,稱為排卵期出血。 作者 | 鄒世恩 來源 | 恩哥聊健康 很多朋友對排卵期出血并不陌生,也有一些病人跑來門診就說:醫(yī)生,我排卵期出血,要吃什么藥? 其實,排卵期出血應該是一種排除性疾病,就是說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月經間期出血的疾病之后才能判斷下來。 1 什么是排卵期? 排卵期對于月經規(guī)律(28-30天)的女生來說,一般是兩次月經中間的時間。如果月經不規(guī)則,那么要在下次月經來的時間,提前14天。這樣計算的日期,加上前后2-3天都可以算是排卵期。 然而,很多月經不規(guī)則的女生,根本就無法預測什么時候是下次月經來的時間,那么就需要通過監(jiān)測排卵來確定排卵期了?;A體溫監(jiān)測、排卵試紙、B超監(jiān)測卵泡都是可以的。 2 排卵期為何會出血? 排卵時,卵巢產生的雌激素會有突然的波動,主要是雌激素水平下降。這樣維持子宮內膜增生的作用會減弱,而孕激素又不能馬上有足夠的量來抑制內膜,就會引起子宮內膜局部脫落,經陰道流出形成出血。 3 怎樣的出血像排卵期出血? 如果出血時間符合排卵期那幾天,一般量不多,持續(xù)三五天,那么就可能是了。 有些會伴有一側下腹不適或疼痛,這可能是排卵痛。有些夫妻因為排卵期出血,會避開出血時間同房,那么就降低了受孕的概率,可能會不孕。 當然,最關鍵的是,要排除掉那些混雜在人群中的,很像排卵期出血的其他疾病,然后我們才能心安理得地說是排卵期出血。 3 需要排除哪些疾?。? 1 宮頸疾病 常見的宮頸炎、宮頸息肉、宮頸癌及癌前病變,都可能導致不正常的陰道出血,有些恰好也是在月經間期出現,就需要來區(qū)分。做個婦科檢查以及宮頸癌篩查就可以,包括TCT/LCT或加上HPV,必要時要做個陰道鏡檢查+宮頸活檢。 2 子宮內膜息肉 內膜息肉經常會引起異常子宮出血,也喜歡在月經間期出血。通常做個B超,發(fā)現有內膜息肉,又有出血,可以做宮腔鏡手術切除息肉。 3 子宮肌瘤 粘膜下肌瘤或者影響宮腔的肌壁間肌瘤可能有類似表現,當然更多的是月經量增大。B超可以幫助判斷,宮腔鏡手術即可明確又可進行治療。 4 剖宮產切口憩室 有剖宮產手術史,月經淋漓不盡或者不規(guī)則出血,需要警惕這個毛病。B超和核磁共振有助于診斷。治療相對復雜點,可以用藥試試調經,必要時需要手術修補。 5 子宮內膜癌 或者內膜不典型增生過長等癌前病變。有時候很難判斷,B超可能僅是提示內膜增厚,需要做個診刮或者宮腔鏡手術,取到病理才能確診。 6 內分泌疾病 黃體功能不好、無排卵子宮出血等等,這樣的出血可能沒有那么規(guī)律。可以通過監(jiān)測基礎體溫、黃體中期的孕酮水平或者借助診刮協助診斷。 7 節(jié)育環(huán) 節(jié)育環(huán)放置時間長,如果有移位、嵌頓,或是慢性炎癥反應,也可能引起月經間期出血??梢匀…h(huán)再觀察。 8 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子宮腺肌病 多伴有痛經,或者月經量增多。通過婦科檢查和B超,或者腹腔鏡手術,可以診斷。 4 排卵期出血多無害 如果確診是排卵期出血,一般不用擔心,對身體沒有別的影響。有影響主要取決于出血的多少和長短。 如果出血少、時間短,那就讓它去。假如出血較多、時間長,其實最好先做個診刮,可能有其他問題。 5 出血多、時間長才需要治療 所以,很少數的病人才需要治療。 可以用口服短效避孕藥,抑制了排卵,自然不會有排卵期出血?;蛘呤褂命S體酮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警惕!這10類女性更易被HPV病毒“糾纏” 你是高危型HPV病毒“青睞”人群嗎? 隨著保健意識的提高,已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性,醫(yī)學上已明確高危型HPV病毒(人乳頭瘤狀病毒)持續(xù)感染是導致女性宮頸癌的主要病因。研究表明,60%~7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過HPV,但大多為一過性,在1~2年內病毒就會自然消失,只有部分人群會造成HPV持續(xù)感染。 筆者經常會遇到手持宮頸HPV病毒檢測陽性的女性拿著檢查結果病急亂投醫(yī),甚至在焦慮和慌張中被人騙。這些患者即使被告知只是“偶爾一次,隨訪觀察就可以”,也會不依不撓地被追問:“為什么會感染HPV?為什么……” 下面筆者就和大家聊聊哪10類人更易被HPV病毒“糾纏”。 1.初次性行為/懷孕年齡太小 由于在性交時,子宮頸上皮會有一定的損傷,初次性交年齡過早,子宮頸發(fā)育還未完全,在損傷后很長一段時期難以恢復,之后再進行性生活,很大程度上會引起HPV病毒的持續(xù)感染。國內外研究發(fā)現初次性交年齡小的女性感染高危型HPV風險是初次性交年齡較大婦女的3倍左右。所以,啪啪啪這種事還是不要太早去嘗試,因為HPV感染是不會在啪啪完當時就能發(fā)現的,初次懷孕年齡最好在22歲以后(當然也不要太晚,35歲以后生寶寶又會誘發(fā)其他妊娠相關并發(fā)癥)。 2.性伴侶過多 性伴侶過多,一方面HPV接觸幾率增多,另一方面雖然部分患者通過自身免疫可以消除HPV感染,但是多個性伴侶常常導致不同亞型感染使自身免疫力難以清除感染。國外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性伴侶有2個或以上性伴的婦女感染高危型HPV的風險是沒有或只有1個婦女的3.9倍。所以,“另一半”還是不要太多,因為伴侶太多,“毒”更大、更多,更不易被自身免疫系統所清除。待體內免疫“戰(zhàn)士”“累癱啦”,便是“癌敵”“乘勝”之時。 3.性伴侶包皮過長 男性包皮內大量的包皮垢和分泌物,使包皮黏膜上皮細胞防御能力下降,局部環(huán)境溫熱潮濕,有利于HPV入侵、生長繁殖和傳播,導致局部HPV潛伏數量迅速增加。 HPV往往在包皮、冠狀溝、陰莖頭等處生長迅速,同時由于包皮垢的刺激,可以產生慢性炎癥,女性通過性傳播感染HPV進入陰道,不易清洗。研究發(fā)現包皮環(huán)切術減少了男性感染高危型HPV(HR-HPV)的機會,同時也防止女性通過性傳播途徑接觸和再次感染HR-HPV。所以,對于總是被高危型HPV病毒“騷擾”的姑娘們,趕緊回家翻翻你老公的包皮,是不是太長或包莖或者有大量的包皮垢,如果的確如此要記得帶他去做環(huán)切哦!另外,切除過長的包皮也可以降低男性陰莖癌的風險。 4.性伴侶不潔性生活史 國外研究發(fā)現,健康女性的丈夫們如果經常與性工作者有性關系,而且不采用避孕套,那么他的妻子發(fā)生高危型HPV感染和罹患浸潤性子宮頸癌的風險就會增加。尤其是一些丈夫們在十幾歲或二十歲左右時,首次性行為是與妓女發(fā)生、且后來頻繁與妓女來往,不使用避孕套,他們的妻子患上述疾病的可能性是其丈夫從未與妓女接觸的妻子們的2倍。這種風險隨著丈夫們接觸妓女的個數增加向上升。所以,尋得“乖巧”夫君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女性發(fā)生HPV病毒感染的風險。 5.吸煙&被動吸煙 吸煙或被動吸煙女性的上皮細胞和宮頸粘液中鑒定出明確的煙草致癌物亞硝胺和芳香組碳氫化合物。這些化合物作用于細胞的有絲分裂,破壞細胞的DNA,降低了宮頸上皮細胞局部免疫防疫功能,使女性更易發(fā)生高危型HPV感染。當然,國內吸煙的女性占少數,國內有關吸煙和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數據更多的是集中在被動吸煙方面,所以家有吸煙老公,長久下來,也可能會導致女性免疫力下降,感染HPV病毒,甚至發(fā)生宮頸病變。容易經常反復感染HPV病毒的姑娘們,請遠離你家老公的煙。 6.多次流產 在對流產或死胎對腫瘤影響的研究中發(fā)現,流產或死胎后更易引起HR-HPV感染,可能是由于流產容易對宮頸造成創(chuàng)傷,引起宮頸移行帶區(qū)鱗狀上皮化生,在此修復過程中受不良因素的刺激,可致HR-HPV感染,引起細胞分化異常,形成宮頸鱗狀上皮內瘤變直至發(fā)展成癌。國內外研究顯示有流產史的婦女感染HR-HPV的風險是沒有流產過婦女的1.6-2.9倍。有過多次自然流產史的女性一定要更加重視宮頸疾病篩查。 7.頻繁熬夜 經常熬夜等不合理的生活習慣會造成患者的免疫抵抗力降低、導致體內激素紊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HPV感染的風險性。國內研究發(fā)現,幾乎每天熬夜患者HPV 感染率高于不熬夜女性,且熬夜為發(fā)生HPV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熬夜女性發(fā)生HPV感染的風險值是非熬夜女性的1.231倍。熬夜追劇的姑娘們感染HPV病毒后也要考慮到這一點哦! 8.多次懷孕和分娩 過多的分娩不僅使體內的激素水平增加,也增加了細菌和病毒的感染幾率。在女性的陰道分娩過程中,胎兒通過子宮頸口時,常?;蚨嗷蛏俚脑斐梢恍┝褌a后排出的惡露又是細菌繁殖的溫床,因此很容易感染病毒。研究認為,生育次數>2次可使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險性增加2倍,生育次數越多,HPV感染風險越高。所以,懷孕生娃,一生兩次足矣。生的太多,除了感染HPV,還有可能子宮脫垂哦! 9.機體免疫力低下 機體免疫功能的高低與HPV持續(xù)性和重度感染及宮頸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外源性或內源性因素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HPV感染。細胞免疫在抗感染時起主要作用,在淋巴細胞功能受損時,則易出現HPV感染。艾滋病患者、慢性移植性排斥反應的患者和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HPV感染率比正常人高。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導致清除病毒能力下降,從而使病毒呈持續(xù)感染狀態(tài),增加了發(fā)病率。對于本身存在免疫力低下的女性,更需要關注自己HPV感染的可能性,做好定期遵醫(yī)囑隨診。 10.宮頸癌家族史 國內外諸多研究以明確發(fā)現宮頸癌的發(fā)生存在著家族聚集的趨勢,宮頸癌家族史的患者患宮頸高危HPV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也更大,這是家族“基因”的問題。所以,對于存在相關家族病史的女性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早期發(fā)現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嚴密監(jiān)測,爭取將病情發(fā)生發(fā)展惡化控制在最早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