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襲性垂體巨大腺瘤在垂體瘤的診治中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點,無論采用內鏡還是顯微鏡,手術后復發(fā)率極高,給病人帶來極大痛苦。 我們采用顯微鏡下擴大經鼻蝶入路切除這種類型的腫瘤,明顯提高了手術的全切率,目前可做到knosp3級病例全切,明顯減少了復發(fā)率?,F將幾個典型病例做一介紹。 全切病例1:侵襲性垂體大腺瘤,knosp 3級全切病例2:侵襲性垂體大腺瘤,knosp 3級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馬駿峰副主任醫(yī)師?發(fā)表于2024年3月5日術后全休1個月后可逐漸恢復正常工作。術后3個月內避免搬重物及用力咳嗽,注意進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屏氣低頭的動作。3個月內請不要乘坐飛機。術后每日尿量超過2500ml,尿色清淡無色(像白開水),可能為尿崩癥,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口服彌凝0.1mg,每日1~3次,密切監(jiān)測尿量和尿色,尿色小于2000ml可酌情減藥,尿色逐漸變?yōu)閹S色為好轉跡象,尿崩癥多數可自行緩解。術后若發(fā)現鼻腔流出清水樣液體(非上呼吸道感染情況下),低頭時加重,液體無明顯粘性,可能為術后腦脊液鼻漏,請先保持平臥位并及時至神經外科就診。術后行激素替代治療的病人注意激素減量及定期復查血激素水平,出院后30天,請復查內分泌激素(性激素6項,甲狀腺激素5項,皮質醇,ACTH,生長激素以及IGF-1),電解質以及尿常規(guī)(看尿比重)。術后定期復查鞍區(qū)MRI平掃+增強:術后3個月,術后1年,術后5年內每年復查一次,若未發(fā)現腫瘤復發(fā),則可術后5年后每2年復查一次。醋酸氫化可的松減量方法(1片為20mg)醋酸氫化可的松請每2周減量一次,先減去中午一粒,再減去晚上一粒,最后減去早晨一粒。出院后30天復查激素,待化驗結果出來后盡快就診,必要時需要調整激素用量。注意:如果患者無法獲取醋酸氫化可的松,可以用強的松(1片為5mg)代替。甲狀腺激素減量方法(優(yōu)甲樂1片為50ug)甲狀腺激素可每2周減量一次,每次半片,在減量過程中,如果出現畏寒、心悸,心率緩慢等情況,可以酌情增加半片。甲狀腺功能術后30天需要復查,根據結果增減藥量。注意:患者需要終身隨訪上述情況只是作為出院病人的參考,具體的注意事項請遵醫(yī)囑。如有緊急特殊情況及時就醫(yī)。
動脈瘤腦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急危重癥,部分患者通過手術得以順利的夾閉動脈瘤,獲得了新生。但是動脈瘤手術成功后是不是萬事大吉呢?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病友和家屬注意,關于這個問題想分期和大家介紹一下。 頭痛:動脈瘤術后頭痛是最常見的癥狀,頭痛的原因有很多,需要不同的處理。 首先我們應當認識到動脈瘤手術主要處理的是破裂的動脈瘤,手術的目的是通過夾閉、包裹、加固將動脈瘤閉塞,避免再次出血,但是第一次的出血在顱內有一個吸收分解的過程。一般來說吸收的時間和速度和出血量密切相關。因此如果單純是由于顱內殘留的血引起的頭痛只用對癥處理就可以了。 另一個常見的頭痛原因是腦腫脹。不論是手術本身還是血腫都可能引起術后的血管痙攣,供血不足,因而繼發(fā)腦腫脹,腦缺血和顱內壓力增高。一般而言通過藥物治療,這種術后的腦腫脹可以逐漸緩解,頭痛的癥狀可以逐步改善和消失,因而這種情況需要采用脫水降顱壓治療,同時改善腦循環(huán)處理。 腦積水是引起頭痛的另一個常見原因,大概越有20-30%的嚴重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會出現這種并發(fā)癥。一般是由于大量的出血和腦內蛛網膜下腔的堵塞引起腦脊液循環(huán)不通暢,這種頭痛是漸進性的,一般出現在術后1周左右。根據不同的情況可能需要腰穿引流或者分流手術來解決。 再出血是比較少見的頭痛,一般是由于動脈瘤夾閉不完全或者其他部位的動脈瘤之前有漏診。這種情況需要再復查頭部CT和DSA,如果一旦發(fā)現動脈瘤復發(fā)需要及時處,避免導致嚴重的問題。 還有一些頭痛可能是不規(guī)則,間斷性的,頭部CT,DSA檢查也沒有顯著問題。這個可能和各人自身感受與恢復有關,一方面放松心情,正常飲食,充分休息;必要時可以口服一些對癥的藥物,幫助度過這一段不適期。 因此動脈瘤術后的頭痛原因多樣,處理的方法也不同,需要根據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處理。作為一種良性可能治愈的疾病,希望每一個動脈瘤患者都能完全康復,恢復正常生活。
總訪問量 224,004次
在線服務患者 396位
科普文章 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