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白羽
副主任醫(yī)師
4.4
心血管外科王盛宇
主任醫(yī)師
4.3
心血管外科王堅剛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8
心血管外科葉青
主治醫(yī)師
3.8
心血管外科孟旭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7
心血管外科羅天戈
副主任醫(yī)師
3.6
心血管外科張海波
主任醫(yī)師
3.6
心血管外科焦玉清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5
心血管外科李岳環(huán)
主治醫(yī)師
3.5
心血管外科孟斐
副主任醫(yī)師
3.5
曾文
副主任醫(yī)師
3.4
心血管外科白辰
副主任醫(yī)師
3.4
心血管外科付金濤
主治醫(yī)師
3.4
心血管外科劉克敏
醫(yī)師
3.4
心血管外科李飛
醫(yī)師
3.4
David手術是一種心臟外科手術,專門用于治療由主動脈根部擴張(主動脈根部變粗、變薄弱,容易破裂或撕裂)而引起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它的最大特點是通過植入人工血管來重塑主動脈根部,使主動脈瓣恢復正常形態(tài)。1.主動脈根部明顯擴張:比如因馬凡綜合征(一種遺傳病)或動脈硬化導致的主動脈根部擴張,直徑超過5厘米或有破裂風險。2.主動脈瓣瓣葉形態(tài)基本正常:自身瓣膜沒有嚴重損傷,存在修復的基礎。3.不適合換人工瓣膜的患者:例如年輕患者、不想長期吃抗凝藥(如華法林)的人。切除病變的主動脈根部,用人工血管替換,同時將患者的自身主動脈瓣縫合到人工血管上,重建正常的結構和功能。優(yōu)點:保留自身瓣膜:無需換人工瓣膜,避免長期吃抗凝藥(降低出血風險)。更符合生理結構:自身瓣膜壽命更長,生活質量更高(尤其適合年輕人)。降低二次手術風險:傳統(tǒng)手術換人工瓣膜可能因瓣膜衰敗需再次手術。難點:手術難度高:需要經(jīng)驗豐富的心臟外科醫(yī)生操作。傳統(tǒng)手術:直接置換人工瓣膜和主動脈根部,需終身抗凝(如機械瓣),可能影響生活質量。David手術:保留自身瓣膜,生活質量更高,但技術難度大,對醫(yī)生和患者條件要求更高??偨Y:David手術是一種“修復為主”的高難度手術,適合主動脈根部擴張但瓣膜功能良好的患者。它能保留自身瓣膜,避免終身抗凝,但需要嚴格選擇適應癥和術后長期管理。如果您符合條件,請跟我們團隊咨詢溝通,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主動脈瓣疾病的外科治療方式,包括①在心臟不停跳下經(jīng)股動脈或心尖部的介入主動脈瓣置換(TAVI),②在心臟停跳下切開主動脈根部的主動脈瓣置換,③在心臟停跳下切開主動脈根部的主動脈瓣修復/成形術。本篇文章我們就介紹一下主動脈瓣修復的相關問題。目前臨床上所說的主動脈瓣修復是只能通過外科手術實現(xiàn)的,介入手術只能瓣膜置換并不能修復。修復具體是指通過外科技術保留患者原有的主動脈瓣葉,或者用患者自體心包重建主動脈瓣膜的手術。目前主要有三個外科修復術式,1.在自體瓣葉基礎上的主動脈瓣膜修復術,2.David手術(保留主動脈瓣的主動脈根部重建術),3.AVneo手術(使用自體心包的主動脈瓣重建術)1.避免人工瓣植入,尤其在相對年輕的患者中免于使用機械瓣膜,這樣就避免了術后終生服用華法林,可以顯著提高生活質量,也避免長期服用抗凝藥的相關風險。2.最大程度減少了人造材料的植入,避免了機械瓣血管翳卡瓣的風險,也避免了因組織相容性所引起的生物瓣損毀的風險。3.避免人工瓣植入后的瓣周漏,植入物心內膜炎等的風險。1.選擇合適的手術技術,控制整體操作難度。主動脈瓣的修復手術總體上操作較瓣膜置換復雜,需要根據(jù)具體病情制定適合的手術方案,避免因手術難度過高增加手術風險。2.選擇修復手術要結合病情考慮修復效果耐久性問題。部分主動脈瓣病變不具備修復條件,不建議為修復而修復。如果只是接受了單純的主動脈瓣修復手術,包括1.在自體瓣葉基礎上的主動脈瓣膜修復術,2.David手術(保留主動脈瓣的主動脈根部重建術),3.AVneo手術(使用自體心包的主動脈瓣重建術)術后只需要口服阿司匹林,3-6個月。一般不需要其他抗凝。
對于年輕患者,如果二尖瓣解剖合適,建議首選二尖瓣球囊擴張。因為二尖瓣球囊擴張可以反復多次進行,手術效果良好。等到不能再進行球囊擴張的時候,如果年齡足夠,可以直接換生物瓣,這樣的手術方案設計整體生活質量比較高。對于高齡患者,如果外科手術高危的話也可以考慮進行球囊擴張術。
總訪問量 2,894,830次
在線服務患者 16,079位
直播義診 1次
科普文章 139篇
年度好大夫 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