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學習上作為父母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時常走神孩子寫作業(yè)速度很慢、小動作多請家教,上補習班,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還有資金但成績還是提不上去!甚至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甚至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專注力,可以理解為注意力,只是專注力更傾向于孩子的專注能力,往往孩子越專注,做事就會越認真,學習成績就會越好,專注力不集中,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就要及時幫助孩子找出解決方法。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專注力不集中的表現(xiàn)有哪些?看看孩子是不是存在專注力不集中的問題?01容易走神1、上課集中注意力時間短,經(jīng)常東張西望。做小動作,如玩鋼筆、抓耳撓腮等;?2、無精打采,心不在焉,或者想入非非,老走神;?3、一心多用,有始無終,學習、做事質(zhì)量低,效率不高;02自控力差1、不聽從老師的指令,不能遵守課堂紀律。一件小小的事在他反應強烈,情緒激動,并好長時間平靜不下來;?2、集體活動中不能像別人一樣遵守規(guī)則,不能等待,表現(xiàn)為急不可耐;?3、很容易被干擾;?4、在無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難以獨自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小作業(yè);03心理或智力方面出現(xiàn)了問題1、對他說話時常常目光游離不定,表現(xiàn)出沒有在聽的樣子,且記不住對方所說的話;2、記不清老師上課教的內(nèi)容和布置的作業(yè);?3、常常很難依照指示完成事情,無法完成功課、家務或工作(不是因為相反的行為或是無法了解指示);4、經(jīng)常對組織性的工作或規(guī)劃活動感到困難;?5、常常忘記每天規(guī)律要做的事情;6、經(jīng)常逃避或厭惡需要花費心思的活動或工作;7、常常忘東忘西(如書本或工作需要的東西);04行為習慣不好1、上課時常想與同座位說話,不能專心做作業(yè),影響自己也影響了別人;?2、拖沓,磨蹭;?3、寫作業(yè)速度慢,別人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yè),他們要拖到3—4個小時;4、作業(yè)質(zhì)量不穩(wěn)定,有時很好,有時則很差;甚至牛頭不對馬嘴;5、愛做具體的數(shù)學題,而不愛解決與聽、說、讀、寫、記有關的作業(yè);6、常常無法注意細節(jié),在功課上或是其它活動會粗心犯錯;?05有好動癥、急躁癥,靜不下心來1、好動,坐不?。?2、行為較為急躁沖動,不能推遲需要的滿足;?3、經(jīng)常拒絕做一些需要持續(xù)用腦的事情;?4、常常丟三拉四,很容易被周圍的一丁點響動分散去注意力;?5、難以進入午睡狀態(tài);?6、粗心,馬虎,差錯多;?7、做事或活動很難維持專注力;06心理年齡不成熟,智力發(fā)育欠缺1、較為幼稚,愛與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2、不喜歡閱讀文字書,尤其是篇幅較長的書。經(jīng)常愛看漫畫書,并樂此不疲,顯得與自己年齡不符;專注力差對孩子有多大影響1.影響學習效率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對課堂上的內(nèi)容一知半解。寫作業(yè)拖拉、學習易走神、經(jīng)常被無關的事情吸引,導致效率低下,嚴重影響學習!2.自信心不足專注力不足,孩子怎么努力成績也上不去,會導致孩子自信心不足。長期地經(jīng)歷挫折,孩子會對學習產(chǎn)生畏難情緒,從而感到自卑!3.影響人際關系專注力不足的孩子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與同學發(fā)生沖突,出現(xiàn)暴力傾向,難以和同學形成正常朋友關系,還會引發(fā)親子關系的惡化。專注力對孩子未來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是最基本的學習能力,沒有專注力就沒有有效學習。5~8歲兒童大腦的理解力、思考力和記憶力急速上升,是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時期,家長一定要把握機會培養(yǎng)起來。
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后一個月內(nèi)腦發(fā)育尚未成熟階段,由于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jīng)障礙綜合征,病變部位在腦,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癥狀。腦癱患兒的治療,臨床上最主要和常見的方法是“綜合康復醫(yī)療”。如運動療法,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diào)能力訓練;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認(鼻、耳等)、訓練抓物、持物、起坐、搖擺、扶行(背靠墻、面朝墻)、原地運動(彎腰拾物、抬腳訓練、單腳獨立、原地起跳)、行、跑;以及物理療法,包括神經(jīng)電刺激療法、溫熱療法、水療法;還有作業(yè)療法即能力訓練等。通過綜合康復訓練可提高患兒各方面的生活技能增強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在這個長期過程中患兒不僅需要專科醫(yī)院康復師的干預治療“家庭康復干預”同樣重要家庭康復干預在兒童康復中扮演著尤為重要的角色,家庭是患兒最自然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是最清楚、最了解孩子的特性和需要的,因此很多康復治療是可以由父母在家里進行的。腦癱康復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保證腦癱患兒康復訓練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才能使患兒得到全面康復。下面就跟著趙聰敏教授一起來看看腦癱患兒的家庭康復訓練中常見的方法有哪些!1、頭部訓練可利用俯臥位訓練抬頭的能力,讓孩子趴著,拿玩具停在與孩子眼睛同等高處,為了讓孩子抬頭看它,把玩具一點一點抬高。每天至少俯臥30分鐘,以每次5到10分鐘左右最適宜。2、翻身訓練可以讓孩子趴在地板上,從背后拉他的衣服幫他轉(zhuǎn)動肩膀翻身;讓孩子趴著,將一條浴巾置于胸前,將浴巾兩頭提起來,保持只讓他手和膝部著地,家長一邊和孩子沿地板慢慢地前進,一邊鼓勵他;一人幫他移動手臂,另一人幫助交替活動他的腳,幫他用力爬向某一個目標。3、爬行訓練患兒需要兩手臂伸展并支撐,下股以膝關節(jié)支撐,使軀干與大腿成90度,姿勢穩(wěn)定后,可在患兒面前放置玩具引誘患兒伸手向前抓取,同時可推動患兒足底,輔助其前進。4、坐位訓練可以將孩子雙腿分開坐在你的膝上,活動你的膝,使他輕輕向一邊傾斜,鼓勵他穩(wěn)住自己?;蛳蛳聣鹤∷捏y部幫助他坐起,將他傾向另一邊。從后方握住其髖部,輕輕將他推向一邊,讓他把握自己,向不同方向轉(zhuǎn)身坐。將他向另一邊傾斜,向一邊側(cè)坐。5、站立訓練大人可拉孩子一只手,誘使他從座位過渡到雙腿為跪姿,然后再讓他站起來。孩子抓住小床欄桿時家長把雙手放在他腋下支撐站立,逐漸減少幫助,讓他自己保持平衡,提高雙下肢負重能力。也可以穿戴足踝矯形器,利于矯正足尖,穩(wěn)定踝關節(jié),從而使患兒很好地站立及行走。6、步行訓練:固定患兒一只腳,誘導患兒另一條腿屈膝、抬腳,再使腳按足跟、腳掌順序著地。家庭康復訓練,家長應注意以下事項1.進行家庭訓練時,家長需要正確認識和評估孩子目前的能力,根據(jù)不同年齡,不同障礙制定切實可行的訓練計劃,給以適量的訓練和適當?shù)谋Wo措施,避免增加疲勞和跌倒摔傷的風險。2.創(chuàng)造安全、舒適的訓練環(huán)境,注意安全和保護性措施,如物品放置合理,適宜的地面,物品邊緣用海綿絨包裹等。對視聽障礙和服用特殊藥物者加強看護。3.家長可同時進行多方面訓練的綜合康復。將康復訓練內(nèi)容融入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4.在訓練過程中盡量發(fā)揮孩子的自主性,因為孩子主動參與會讓訓練效果事半功倍。5.訓練模式要多樣化,多鼓勵親子游戲模式,如此孩子會更樂意去配合完成訓練。小兒腦癱康復訓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需要有耐心,針對每一個孩子的特殊情況,家長還需向?qū)I(yè)的康復醫(yī)師學習和了解,獲取更專業(yè)、更系統(tǒng)的治療,制定詳細的家庭訓練計劃,采用靈活多變的家庭訓練方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總訪問量 1,424,950次
在線服務患者 891位
科普文章 6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