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煎服方法(就診患者必看)
(一)中藥煎服法1每次熬一副中藥,喝完再熬下一幅。一副藥一般需要熬兩次。2熬藥時,先將藥物用冷水泡1小時以上(發(fā)燒患者只泡20分鐘亦可)。加水適量,一般加水淹沒過藥材再多一些即可.加水的量要保證每次熬完倒出的藥水有兩個吃飯的飯碗那么多,兒童則一碗半或兩碗。3、泡完藥后,先熬第一次。將藥物連同泡藥的水一起,蓋鍋蓋用大火燒開,燒開后再揭開鍋蓋改為中火熬. 中火熬5至15分鐘(具體時間要聽醫(yī)生安排)。然后將藥汁倒入空碗中待用。4、再添加冷水于鍋中熬第二次。這一次水較第一次稍多點(diǎn),大火燒開后改為中火熬15至30分鐘(具體時間聽醫(yī)生安排)。熬好后將藥汁倒出與第1次的藥液混合即可服用。5、服用方法:成人及7歲以上兒童將藥汁大致分為4等分喝,相當(dāng)于一副藥熬的時候熬兩次,每次熬兩碗藥水出來,總共四碗水,一天喝三次或兩次均可,兩天內(nèi)喝完;1-7歲大小的兒童一次僅需服用半碗水。一歲以內(nèi)聽從醫(yī)生安排。未特殊說明者空腹服藥或餐后半小時以后再服均可,幼兒發(fā)燒者尤其不宜進(jìn)食后立即服藥。備注:1中藥熬兩次的目的:中藥的煎煮時間長短對藥物成分提取有很大影響;例如要獲取蔥姜蒜的辛辣成分需要快速爆炒,藿香等藥物的辛香之氣也不宜久煎,否則揮發(fā)入空氣中。羊肉老母雞需要久燉才能熬出鮮湯,黃芪、人參等補(bǔ)藥也需要久煮才能把藥物成分都熬入藥汁當(dāng)中。但臨床上往往這兩類藥物都會出現(xiàn)在同一張?zhí)幏街?,我們就采取第一次速熬第二次慢熬的方法,使得不同類型的藥物成分都能溶入藥汁?dāng)中;此外,熬兩次也是為了更多的提取藥物成分。但一般不提倡熬三次。2熬藥用不銹鋼鍋和砂鍋熬藥均可。用砂鍋熬需要注意熬藥中途不加冷水,藥倒出后,也需要等鍋冷卻后再加水,否則砂鍋高溫下接觸冷水容易破裂。3處方中凡是含有豆蔻、砂仁、益智仁、酸棗仁、五味子、冬瓜子、瓜蔞子這類種子藥物的,需要將這些藥物錘碎,否則難以熬出成分。4熬藥時間是計算中火時間,因?yàn)橛貌煌腻?、熬不同量的藥水,燒開的速度不一樣。所以大火時間不需要計算。5從我院門診拿藥的患者需注意:我院中藥為小包裝飲片,熬藥時需將藥材從藥袋中取出(葶藶子、石膏、滑石等用白色布袋包裝的面也需要把白色布袋撕開再熬更好)本院小包裝飲片大多都是10克1袋,但處方里有部分藥的使用劑量為一副藥用5克或15克,所以這類藥物中的5克部分藥房會單獨(dú)裝在一個口袋中,請將其大致均勻分在幾幅藥中。例如處方開了黃芪15克,共2付藥,而黃芪是10克一袋,那么每幅中只有一袋黃芪(10克),另有一個小口袋中也裝了一袋黃芪(10克),請將此袋黃芪從藥袋中取出分為兩半倒入兩幅藥中,這樣就可以保證每幅藥是15克黃芪。 (二) 食物禁忌及其他注意事項(xiàng)小兒疾病飲食禁忌:油膩食物如豬油、奶油、豬蹄,燉肉時切勿油膩,發(fā)病急性期不吃。發(fā)物如牛羊肉、海鮮、黃鱔、泥鰍,醪糟,溫、燥的食物如餅干、巧克力、薯片、燒烤火鍋。炒瓜子花生、開心果、炒板栗。這些食物需要在發(fā)病急性期禁忌,緩解期可以適當(dāng)食用。生冷食物如酸奶、冷凍飲品原則上應(yīng)當(dāng)絕對禁忌。雞蛋不宜天天吃,一周2-3個蛋即可,有膽囊炎、膽結(jié)石等存在肝膽濕熱體質(zhì)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嬰幼兒進(jìn)食不宜多,1歲以上兒童睡前三小時不宜常規(guī)進(jìn)食(包括牛奶奶粉)?;疾∑陂g尤其注意。秋冬季節(jié)避免臥室開窗睡覺,好的空氣其評價指標(biāo)不僅是含氧量的高低,溫度的恒定性也非常重要!夏日炎熱季節(jié)可以開窗。發(fā)熱患者發(fā)熱期間不能吃肉和過多牛奶,宜進(jìn)食易消化清淡食物。腸胃病飲食禁忌:少食辛辣生冷。蔥姜蒜辣椒等家常味可以適量食用,不宜禁絕。不宜長期喝稀飯。脾胃虛寒者避免過多服用牛奶。膽囊疾病進(jìn)食要規(guī)律,少吃油膩、少吃蛋皮膚病食物禁忌:過敏性皮膚?。裾睢⑹n麻疹、過敏性皮炎、銀屑病進(jìn)行期)忌口食物:蔥姜蒜(少吃),辣椒、胡椒、八角、茴香、海鮮、牛羊肉、驢肉、狗肉、鵝、雞、鴿子、菌類、筍子、香菜、芹菜、韭菜、折耳根、厚皮菜、春芽、泡菜、醪糟、腌菜、煙熏制品、酒、咖啡。痤瘡、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脫發(fā)忌食:油膩食品、甜食、辛辣制品。白癜風(fēng)忌食:水果(含維生素C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