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紀平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7
耳鼻喉唐安洲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6
耳鼻喉李杰恩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6
耳鼻喉溫文勝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5
耳鼻喉謝利紅
主任醫(yī)師
3.5
耳鼻喉何光耀
主任醫(yī)師
3.5
耳鼻喉徐志文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4
耳鼻喉陳伊寧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4
耳鼻喉農東曉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4
耳鼻喉陳陵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3
周永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3
耳鼻喉張哲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3
耳鼻喉宋斌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3
耳鼻喉蘭新海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3
耳鼻喉陳平
主任醫(yī)師
3.3
耳鼻喉譚頌華
主任醫(yī)師
3.3
耳鼻喉蔡紅武
主任醫(yī)師
3.3
耳鼻喉易翔
主任醫(yī)師
3.3
耳鼻喉吳鴻泉
副主任醫(yī)師
3.2
耳鼻喉劉奕康
副主任醫(yī)師
3.2
劉磊
副主任醫(yī)師
3.2
耳鼻喉方勤
主治醫(yī)師
3.2
耳鼻喉蘇玉佩
主治醫(yī)師
3.2
耳鼻喉肖雪
主治醫(yī)師
3.2
耳鼻喉謝貌
主治醫(yī)師
3.2
耳鼻喉賓翔
主治醫(yī)師
3.2
耳鼻喉姚東方
主治醫(yī)師
3.2
耳鼻喉李靜雨
主治醫(yī)師
3.2
耳鼻喉趙峰
醫(yī)師
3.2
耳鼻喉陳慧英
醫(yī)師
3.2
鄭實興
醫(yī)師
3.2
耳鼻喉賴永靜
醫(yī)師
3.2
耳鼻喉趙蔚林
醫(yī)師
3.2
耳鼻喉麥均靖
醫(yī)師
3.2
在您咨詢醫(yī)生醫(yī)過程中,常要上傳影像資料到網上給醫(yī)生。在缺少專業(yè)閱片燈的時候,如何拍出清晰的圖片呢?這里提供一種方法幫你解決這個難題。工具:臺式電腦方法:1、 打開電腦,用powerpoint新建一個空白PPT。2、打開這個PPT,選擇全屏播放。(3)此時電腦屏幕就變成白色(見下圖),成為一臺臨時閱片燈。(4)根據(jù)片上的文字和數(shù)字的方向確定片子的正反和上下方向。(5)用透明膠將片子四周固定平整。(6)關閉手機閃光燈,進行拍攝,每張照片拍攝4小格或2小格。
這里介紹的是(耳石)自我復位的方法之一.1、首先,以上身直立的姿勢坐在床上。2、側身躺下,1-2秒鐘后,轉頭向上并保持在45度角(方法:想象有人站在你面前大約2米,然后你一直看著他的頭)。保持這姿勢30秒,或直到你的頭暈消失。3、重新回到上身直立的姿勢并保持30秒4、側身躺到另一邊。同樣,1-2秒鐘后,轉頭并保持在45度角(向另一個方向的45度)。保持這姿勢30秒,或直到你的頭暈消失。5、再次到上身直立的姿勢并且等待30秒。注意:1、你應該每天早、中、晚分別練習一次。2、連續(xù)練習2周。大多數(shù)患者經過10天訓練后即可完全緩解其癥狀。3、約有30%的BPPV,一年之內會復發(fā)。如果復發(fā),你每天就要增加10分鐘的練習時間。4、這方法也稱為Brandt-Daroff習服療法。
聲帶小結和息肉患者雖經手術去除器質性病變,但聲音仍不能恢復正常,說明了病理性發(fā)聲可導致喉肌運動失調,聲門關閉不全,而用力喊叫可繼發(fā)聲帶器質性病變,這是一互為因果的關系。只去除器質性病變,而不矯治功能性病變療效必然欠佳或難以持久。因此嗓音訓練已越來越成為治療功能性喉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一、呼吸技巧:腹式呼吸,快吸慢呼,吸氣不過滿腹式呼吸,是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縮而加壓的一種深呼吸。腹部肌肉收縮,加大腹壓,腹壓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壓力,從而使肺臟中空氣呼出有力。訓練吸氣肌肉群的方法:1、憋氣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氣,吸足氣后,把氣憋住,不要呼出,憋氣的時間越長越好。慢慢地可以鍛煉出長時間憋氣的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的能力。2、數(shù)數(shù)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氣,吸足氣后,把胸廓固定;然后用很輕很細的、僅僅自己能聽到的聲音數(shù)數(shù)1、2、3、4、5、6、7、8、9、10……一直數(shù)到不能再數(shù)為止;然后,吸一口氣再來,如此反復訓練。這樣數(shù)的數(shù)字會越來越多,時間會越來越長。最好能一口氣數(shù)到50以上。3.平臥位,可將一本書置于小腹部,吸氣時鼓肚子,持續(xù)一會兒;呼氣時收腹,持續(xù)一會兒下面兩條有聲的呼氣訓練, 為我們的聲音控制奠定了基礎。(1)“彈唇”練習: 雙唇閉合,即用氣息沖擊嘴唇, 使它發(fā)出“嘟嘟”的聲音, 一定要使雙唇顫動, 更要使唇聲響亮。“彈唇”練習應體會的內容是: 1) 用小腹肌慢收縮的感覺壓迫氣息沖擊雙唇; 2) 使氣息自始至終均勻流動, 不能一會兒氣多, 一會兒氣少, 均勻是最關鍵的; 3) 體會你的“彈唇”練習, 一口氣能彈多長時間, 這也是控制氣息的關鍵練習。另外,“彈唇練習”也可以作為一個聲帶按摩練習, 幫助已疲勞的嗓音盡快恢復健康。(2)“哼鳴”練習: 是指用鼻腔共鳴, 是為了將來發(fā)出較高聲音做準備, 為高低音的上下連結做搭橋工作的。有了“哼鳴”我們的聲音才有光彩?!昂啉Q”練習是閉口哼唱, 閉口時要感覺口中含一小口水, 鼻腔豎起, 然后深吸氣、哼唱。同樣要求氣息均勻有動感。鼻腔共鳴, 不是鼻音共鳴, 它是指通過鼻竇、鼻腔、腭竇產生共鳴, 而鼻音則是把聲音直接送到鼻子里。切記“哼鳴”時, 聲音是在鼻腔后上方, 眉心處發(fā)出, 每天可用一個單音延長練習, 直到眉心產生振動。當我們做好這些練習, 就可進行簡單的發(fā)聲練習。二、發(fā)聲技巧:利用共鳴, 使喉頭自然放下把咽喉共鳴腔調整為一頭粗一頭細,這種共鳴位置,對聲音有擴大作用。因此,發(fā)聲前要把口張大,使后頸部豎起來,使會厭軟骨站起來,舌體向下挺起來,使軟腭和懸雍垂放下來。形成一根直的管子。聲音從聲帶發(fā)出后,向上直接沖到鼻咽頂部,在頭頂回旋。這種聲音聽起來非常洪亮、渾厚,有金屬音質。這就是“頭聲區(qū)的發(fā)聲方法”。檢驗這個方法是否運用正確,只要在說時摸一摸后腦部和頭頂部有無振動感覺就可知道。第一個練習:母音u, 作為發(fā)聲共鳴.U(烏) 音能有效的放下喉頭,給聲音上下通暢奠定了基礎, 再就是u 母音比較圓, 易集中, 是別的母音不可替代的。所以我們把它稱為模范音, 其他母音要盡量在u 母音的感覺上發(fā)出, 那么您的聲音就會統(tǒng)一而又圓潤。我們平時練習u 音時, 要特別注意: (1) 不壓喉頭, 使喉頭自然放下, 可用深吸氣來體會喉頭放下; (2) 下巴、舌根都要放松, 使口咽腔不僵硬; (3) 發(fā)音時要感到鼻腔、口腔、胸腔是貫通的, 像一根通暢的管道。正確的u 母音能感到頭腔和胸腔都有共鳴的振動。我們平時用一個單音, 找我上面所說的感覺。有了u 母音的發(fā)音基礎, 我們才能體會到歌唱的氣息, 體會到發(fā)聲不單靠喉嚨(一般人認為的) , 它是由頭腔(高音)、咽腔(中音)、胸腔(低音) 三個部位有機結合, 發(fā)出的通暢、圓潤、有穿透力和持久力的聲音。說話前一定要吸足一口氣,再平穩(wěn)地運用氣息慢慢講。有意識地頭向前低,下頜內收,使頸部肌肉放松,后頸部自然伸直,使咽喉、鼻咽共鳴腔成一條直線。第二個練習:“炮” 音練習“炮”前, 我們要做一點準備, 那就是氣息要深、口腔要空, 好像含了一個圓球, 鼻腔要張開, 胸腔和頭腔要感覺上下連起。當這些已準備好, 我們就可發(fā)聲, 發(fā)聲的力量必須是在小腹的反彈力量作用下, 使口腔的共鳴得到爆發(fā)??捎檬职醋⌒「? 感到聲音的起點就在小腹, 當小腹發(fā)力時, 聲音從小腹迅速打向眉心、彈出.第三個練習:“米” 音“米” mi音本身是扁的, 是上下牙關合起來后才發(fā)出的聲音。為了使它有一定的共鳴空間, 我們在練習時可用“m i (米) + (吁) ”, 后面的“吁”音使口腔變圓了,聲音也集中。在發(fā)“m i (米) + (吁) ”這個音時, 剛開始練習, 必須在1 秒鐘內發(fā)出, 要求同上面一樣, 有氣息、有共鳴。當熟練掌握后, 可把每個音拉長練習, 因為“米”音用鼻腔共鳴較多,所以鼻腔要豎起來, 積極張開, 使它在鼻腔產生共鳴。當這個單音發(fā)正確后, 可加一個“m ao (帽) ”字, 用“(m i+ 吁) + 帽”交替連讀?!懊薄北旧硎呛汀芭凇钡陌l(fā)音一樣, 這樣開口, 撮口音的連續(xù)訓練, 為今后更多字音的變化打下了基礎。也就是說, 不管是什么音, 我們發(fā)音的氣息基礎不能改變, 有了這個基礎, 我們的聲音才會有持久力。通過一段時間的單雙音練習, 發(fā)聲的氣息有了進一步提高, 我們就可以做一些較復雜的字音訓練。第四練習:繞口令可使前面的發(fā)聲練習, 從不自然狀態(tài), 逐步恢復自然的過程, 并在保持話劇語言特有的行腔韻味中, 大膽用繞口令, 使聲音加強了伸縮的能力, 掌握語言的快慢控制能力。這里推薦一首繞口令:“八百標兵奔北坡, 炮兵標兵并排跑, 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边@句繞口令是一段較好的氣息訓練材料。當背熟后, 就可全神貫注體會每個音的氣息運用: 每個字都要在氣息支持下“爆破”出來。也就是小腹的作用下, 有彈性的發(fā)出。用氣是從自然到不自然, 再回到自然, 這是聲音與氣息進步的一個過程。經過前面快慢的聲音訓練, 聲音的感覺已基本形成。最后訓練: 朗誦與演講的藝術語氣訓練通過一首好的詩和一些感人的故事, 激發(fā)聲音練習者的藝術創(chuàng)作激情, 通過快、慢、強、弱的聲音變化使聲音練習者對運用氣息感覺更清晰、更準確。抒情聲音的描繪、激情的爆發(fā)力, 都是檢驗聲音練習者前段訓練的質量結果。作為說的訓練過程, 大家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當然在訓練時,有的人練單音或單字時都能較好的運用氣息, 一旦遇到多字時, 就感到難以發(fā)出單音的質量。我可以告訴您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當您剛開始打哈欠時去連著說一句話, 這時的聲音位置很高, 氣息也很深, 雖然有點假, 但在您沒有找到好的聲音之前, 它可幫助您去體會, 也是一個比較容易掌握的練習?!按蚬贰睍r還有一個動作就是放下喉頭, 喉頭的自然下落給聲音打開了通道, 這時發(fā)出的聲音通暢、悅耳,當然, 我并不是讓大家用這樣的聲音去講話, 而是讓大家通過一段強化訓練, 體會正確聲音的用氣、發(fā)聲、共鳴、吐字, 當您有了一定時間的積累, 您說話的氣息支點一定會下移, 特別是在您高聲講話時, 您一定會無意識地用上腹肌的力量, 最后獲得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聲音。
總訪問量 3,689,371次
在線服務患者 5,616位
科普文章 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