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 單純性便秘的中醫(yī)藥治療
單純性便秘的中醫(yī)藥治療 單純性便秘又叫功能性便秘,中醫(yī)稱之為便秘證,以便秘為主要痛苦,多見于老年人,產(chǎn)婦,以及疾病恢復期或者體制羸弱之人,一般無其他危急或嚴重癥候,諸如高熱,大汗,便血,腹痛等癥狀。是因為飲食不當,思慮過度及體虛,病后等因素,以致燥熱內(nèi)結(jié)或氣滯不行,或氣虛傳送無力,或血虛腸道失濡,或陽虛陰寒凝滯等因素造成的大腸傳到功能失調(diào),引起的大便不通或難下。 如果是偶爾便秘,治療效果往往較快而好,但是病程較長的習慣性便秘,則易導致痔瘡,肛裂,脫肛等并發(fā)癥給工作生活帶來不便。 中醫(yī)將便秘分為實秘和虛秘,治療應以通下為主,但絕對不可單純用瀉下藥,必須結(jié)合病機加以配伍,實秘治療時應以清熱潤腸,順氣行滯為法,虛秘應以益氣養(yǎng)血,溫通開秘為主。 實秘包括熱秘與氣秘,熱秘的主要癥狀為大便干結(jié),腹?jié)M脹痛,舌苔黃燥,治療方藥:大黃20克 枳實15克 杏仁10克 火麻仁10克 郁李仁10克 栝樓仁10克 玄參15克,若有痔瘡出血者,加槐花15克 地榆15克。氣秘的主要癥狀為欲便不得,腹?jié)M脹痛,舌苔薄白,糞質(zhì)不干,治療方藥:沉香10克 木香10克 烏藥10克 厚樸10克 生大黃15克 檳榔10克 川楝子10克 香附10克 虛秘包括氣虛便秘,血虛便秘,陽虛便秘。氣虛便秘主要表現(xiàn)為,無力排便,舌淡苔薄白,糞質(zhì)不干。治療重在益氣潤腸,方藥:黨參15克 黃芪20克 白蜜15克 當歸15克 火麻仁15克 陳皮15克,如果有氣虛下陷或肛門墜脹感,可加入升麻10克 枳殼10克 桔梗10克。血虛便秘的主要癥狀是大便干燥如羊糞,舌淡紅,脈細,苔薄凈。治療應以養(yǎng)血潤燥為主,很多老年人的便秘屬于這類,方藥:當歸10克 生地10克 黑芝麻15克 肉蓯蓉10克 制首烏10克 火麻仁10克 桃仁10克 枳殼10克 白蜜15克。陽虛便秘又叫冷秘,主要癥狀是大便艱澀,腹中冷痛,舌淡苔薄白,治療應以溫通開秘為主,方藥用:制附片6克 大黃10克 黨參10克 干姜10克 當歸10克 肉蓯蓉10 克 木香10克。 慢性習慣性便秘一般虛證多實證少,若濫用攻下,損其津液,以致暫通復秘,燥結(jié)更甚,或通之不應,徒傷正氣。 對于偶然性便秘,可以用生大黃20克 開水泡10分鐘后,加入10克芒硝,攪勻融化,放涼后服下約500毫升即通。對于長期便秘者,可以用番瀉葉代茶喝。 便秘的防護十分重要,注意飲食,生活調(diào)攝,不吃辛辣炙烰之品,宜多吃蔬菜瓜果,常服牛奶蜂蜜,養(yǎng)成每日定時大便的習慣,習慣性便秘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平和的心情,客服對排便困難的憂慮,增加體力活動,體弱者應加強鍛煉。
石磊? 主治醫(yī)師? 富平縣中醫(yī)醫(yī)院? 內(nèi)科3875人已讀 - 秋冬季流行感冒的中西醫(yī)治療
秋冬季流行感冒的中西醫(yī)治療 每年的十月到此年的三月十六干得多發(fā)季節(jié),往往年老體弱者易患此病病因:年老體弱,抵抗力差,生活起居不慎,感受風寒,西醫(yī)認為此病初期多為病毒感染,病程一周不愈則多繼發(fā)感染細菌。癥狀:咳嗽,咽痛,發(fā)熱,流涕,頭痛鼻塞,寒戰(zhàn)等西醫(yī)治療:多對癥治療緩解癥狀 維生素c片 200毫克 每天3次口服 鹽酸嗎啉胍片 2片 每天3次口服 對乙酰氨基酚片 1片 每天3次口服或者用酚麻美敏片每次一片,每天2--3次,感康等藥均有緩解癥狀的作用,這些藥大多有引起嗜睡的副作用,高空作業(yè)和司機慎用。若一周不愈,可靜滴藥物:生理鹽水250毫升加入800萬單位青霉素,病毒唑注射液0.3同時靜滴,青霉素過敏者可用糖鹽水250毫升加入0.25阿奇霉素靜滴。中醫(yī)藥:(1)外感風寒表實證: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疼,無汗而喘,苔薄白,脈浮緊,鼻塞無汗。麻黃10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5克 白術(shù)10克 蒼術(shù)10克每晚煎一劑,熱服300毫升,服后蓋被子睡覺出汗,第二日痊愈。(2)外感風寒表虛證:發(fā)熱頭疼,汗出惡風,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緩。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姜6克 大棗5個 如果咳喘重,加杏仁10克 厚樸10克。如果項背僵硬 ,加葛根10克。(3)外感寒濕,內(nèi)停水飲。(急性支氣管哮喘):惡寒發(fā)熱,無汗,咳嗽,哮喘,痰白清晰,甚則喘息不得臥,或肢面浮腫,口不渴,苔薄白而潤,脈浮緊。麻黃10克 細辛3克 桂枝10克 干姜10克 半夏10克 炙甘草10克 白芍10克 五味子10克 白果10克煎湯熱服,每日一劑,每次口服300毫升,每天服3次 僅供參考,有病須到醫(yī)院就治
石磊? 主治醫(yī)師? 富平縣中醫(yī)醫(yī)院? 內(nèi)科3372人已讀 - 肝病患者常用的保肝藥
據(jù)資料統(tǒng)計,在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約有總?cè)丝诘氖种?,大概一億兩千萬左右 ,而真正的乙肝患者約有總?cè)丝诘陌俜种?,大概一千二百萬左右 ,這在我國這個人口大國絕非小數(shù)目,而由于人們對該并認識不足,加之各種媒體的廣告鋪天蓋地的宣傳,說他們能至于乙肝,對于他們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不懂的人往往會上當受騙,花了大筆的冤枉錢,不但對并無好處,有的甚至使病情加重?,F(xiàn)在書店對這方面的科普書很多,希望大家有空買來讀讀,提高對干病的認識,減少恐懼,走出對肝病的人事誤區(qū),下面我介紹一些基本用藥,供大家參考:臨床上常用的保肝藥物有維生類,促進肝臟解毒的藥物,促進能量代謝的藥物,促進蛋白質(zhì)合成的藥物,抗脂肪肝的以及抗肝臟纖維化的藥物等等多種。1)維生素類藥物:肝硬化病人常有多種維生素的缺乏,所以可適當?shù)难a充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及維生素K等,成要有廉價的六合維生素丸等。2)具有解毒功能的藥物:1,肝泰樂,又稱葡萄糖醛酸內(nèi)酯,能與肝內(nèi)毒物結(jié)合形成無毒的或低毒的物質(zhì)經(jīng)尿排出,常用劑量每次0.1--0.2,每天三次口服,重癥病人可以靜脈給藥。無明顯毒副作用。2,肝樂,也具有解毒,改善肝功能預防脂肪肝的作用,常用劑量是每次0.2--0.4毫克,每天三次口服,副作用較少。3)促進能量代謝的藥物:在臨床上應用最多的是:1,三磷酸腺苷(ATP):能夠提供集體所需的熱量并參與體內(nèi)的糖,脂肪及蛋白質(zhì)的代謝。常用劑量每次20--40毫克每日三次,重癥病人可靜脈給藥。2,輔酶A(CO-A):在糖脂肪蛋白質(zhì)代謝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臨床常用劑量50--100單位,每日一次加入輸液中靜脈滴注,常與輔酶A合用。3,肌苷:可以直接進入細胞內(nèi),參與細胞內(nèi)的能量代謝和蛋白質(zhì)合成,促進干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可以使受損的干細胞功能恢復。常用劑量每次0.2--0.4克,每日三次。4)促進蛋白質(zhì)合成的藥物:白蛋白和新鮮全血液及血漿可以改善病人的低蛋白血癥,可以促進干細胞再生,增加機體的抗感染能力,促進疾病的恢復。宜小劑量多次輸入。因白蛋白價格昂貴,奇缺,故建議使用血漿,每200毫升血漿的作用相當于10克白蛋白,價格僅為其五分之一。另外還有抗脂肪肝藥物和抗肝纖維化的藥物,理論上各種活血化瘀的藥物都有效,但實際臨床效果并不理想。保護肝臟的藥物很多,但并非價格昂貴就是特效藥,效果就一定很好。其實目前尚無特效藥。肝臟在藥物代謝過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大多數(shù)保肝藥物在肝內(nèi)經(jīng)生物轉(zhuǎn)化而排出體外。如果應用過多的藥物,就會加重肝臟的負擔,是肝功能的損害進一步加重。所以保肝藥物不應濫用,以少為佳。一般病人以維生素類為主,病情重的可用白蛋白或血漿。在此多說幾句,好多乙肝病人,經(jīng)用過拉米夫定,干擾素后,副作用大,治療效果差,甚至加重病情,所以告誡患者三思而后用。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有病請到正規(guī)醫(yī)院診治
石磊? 主治醫(yī)師? 富平縣中醫(yī)醫(yī)院? 內(nèi)科1.6萬人已讀
關(guān)注度 陜西省 第120名
總訪問量 233,269次
在線服務患者 53位
科普文章 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