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nèi)容
-
胰腺癌手術新突破:動脈“剝筍”術聯(lián)合神奇補片,破解生存難題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5年生存率不足10%。約30%的患者確診時腫瘤已包饒關鍵動脈,傳統(tǒng)手術往往束手無策。近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胰腺外科楊峰和傅德良教授團隊在《外科學》雜志發(fā)表了一項研究,為這類患者帶來了新希望——通過一種名為“動脈鞘剝離術(PAD)”的創(chuàng)新技術,結合新型材料“神經(jīng)補片(Neuro-Patch)”,顯著提升了手術安全性和生存率。這項技術有何神奇之處?本文將為您揭秘。一、胰腺癌的致命困境:當腫瘤“纏上”動脈胰腺深藏腹部深處,周圍密布肝動脈、腹腔干和腸系膜上動脈等生命線。一旦腫瘤侵犯這些血管,傳統(tǒng)手術需直接切除受累動脈并重建血管,但風險極高:術后大出血、感染、器官衰竭等并發(fā)癥頻發(fā),死亡率可達9%~33%。更棘手的是,許多患者因血管侵犯被判定為“無法手術”,只能依賴化療,但效果有限。二、動脈鞘剝離術(PAD):像剝筍一樣精準“拆彈”研究團隊創(chuàng)新的PAD技術,核心在于“只剝腫瘤,不切動脈”。具體操作分為三步:1.術前精準篩選:通過CT掃描區(qū)分“光環(huán)征”與“束帶征”。若腫瘤包裹動脈但未侵入管腔(光環(huán)征),則適合PAD;若動脈被壓窄或侵犯(束帶征),則需放棄手術。2.術中精細剝離:外科醫(yī)生沿著動脈外膜與腫瘤之間的天然間隙,像剝筍一樣逐層分離,切除包裹動脈的腫瘤及神經(jīng)淋巴組織,同時保留動脈完整性。若術中意外損傷動脈,需立即縫合修復。3.補片加固防出血:對于動脈損傷風險高的患者,使用Neuro-Patch(一種神經(jīng)外科常用的微孔聚氨酯補片)360°包裹動脈。補片上的微孔可促進組織生長,形成保護層,降低術后血管破裂風險。技術優(yōu)勢:相比傳統(tǒng)動脈切除,PAD手術時間更短、出血量更少,且避免了血管重建的復雜操作。研究顯示,接受PAD的患者術后90天死亡率僅3.2%,遠低于動脈切除術的9%~33%。技術創(chuàng)新源自生活三、Neuro-Patch:給血管穿上“防彈衣”術后大出血是胰腺手術的“頭號殺手”,尤其是合并胰瘺(胰液泄漏腐蝕血管)時。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使用Neuro-Patch可大幅降低出血風險:補片組術后出血率僅2%,而未使用組高達13.5%。補片通過物理支撐和促進組織修復雙重機制保護血管,且未增加感染或動脈狹窄風險。四、生存數(shù)據(jù):化療聯(lián)合手術,效果1+1>2!研究納入125例患者,中位生存期達20.6個月,1年生存率73.2%。關鍵發(fā)現(xiàn)包括:1.術前化療至關重要:接受新輔助化療(如吉西他濱+白蛋白紫杉醇)的患者,死亡風險降低50%。2.靜脈侵犯是“紅燈”:若腫瘤侵犯靜脈,生存期顯著縮短,提示需更積極的綜合治療。3.根治切除(R0)是目標:盡管PAD的R0切除率僅33.6%,但完全切除者復發(fā)風險更低。五、未來展望:從“可行”到“普及”仍需突破盡管PAD聯(lián)合Neuro-Patch展現(xiàn)出潛力,但研究存在局限性:樣本量較小,且非隨機對照試驗,補片的長期效果需進一步驗證。部分患者術后1年內(nèi)復發(fā),提示需優(yōu)化化療方案(如采用更強效的FOLFIRINOX方案)。結語胰腺癌治療正在步入“精準時代”。動脈鞘剝離術與Neuro-Patch的結合,不僅為過去被判“無法手術”的患者爭取了機會,也為全球外科醫(yī)生提供了新思路。未來,隨著更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的開展,這一技術有望成為胰腺癌治療的標準選項,讓更多患者看到生的曙光。
楊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5月23日161
0
4
-
胰腺癌:從“癌王”到有藥可醫(yī),這些突破你一定要知道!
胰腺癌:從“癌王”到有藥可醫(yī),這些突破你一定要知道!——上海瑞金醫(yī)院普外科主任醫(yī)師費健的科普筆記大家好,我是費健,上海瑞金醫(yī)院的一名外科醫(yī)生。從醫(yī)30年,我做過上萬臺手術,也見過太多患者從確診時的迷茫到治療中的堅持。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癌中之王”胰腺癌——這個曾經(jīng)讓人聞風喪膽的疾病,如今有了哪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新希望?一、為什么胰腺癌這么可怕?先給大家劃個重點:隱蔽性強:早期癥狀像胃病(腹痛、背痛、消化不良),超80%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惡性程度高:即使手術,90%的患者會在1年內(nèi)復發(fā),5年生存率曾長期低于10%。治療難度大:腫瘤位置深、易轉移,化療藥物難滲透,靶向藥選擇少。但別慌!醫(yī)學界這些年可沒閑著,2024-2025年這些進展,讓“抗癌之戰(zhàn)”有了新武器!二、早期篩查:AI和液體活檢成“偵察兵”過去胰腺癌早篩全靠CT、MRI,但費用高、輻射大,早期診斷也不是那么靈敏。現(xiàn)在有了更聰明的工具:AI+平掃CT:阿里巴巴團隊開發(fā)的“PANDA系統(tǒng)”,用普通CT搭配AI算法,準確率超99%,輻射更低,適合大規(guī)模篩查。液體活檢:抽一管血就能檢測腫瘤信號!比如外泌體中的GPC1蛋白、血液中腫瘤DNA的甲基化標志物,比傳統(tǒng)CA19-9更靈敏。劃重點:40歲以上、有胰腺癌家族史、新發(fā)糖尿病或慢性胰腺炎的人群,建議定期篩查!三、治療新策略:從“硬剛”到“智取”1.?手術微創(chuàng)化:機器人來幫忙以前胰腺手術要開20厘米的刀口,現(xiàn)在用腹腔鏡或“達芬奇機器人”,打幾個小孔就能完成。我國專家團隊甚至實現(xiàn)了5G遠程手術,患者不用奔波就能享受頂尖技術!2.?化療升級:組合拳打得更精準“三藥套餐”更給力: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濱+免疫藥(如派安普利單抗),讓晚期患者生存期突破13個月。??薑RAS突變:針對胰腺癌最常見的KRAS基因突變(像“壞掉的開關”),新藥HRS-4642、RMC-9805能精準鎖定目標,控制率高達80%。3.?免疫治療:喚醒體內(nèi)的“殺手細胞”CAR-M細胞療法:把巨噬細胞改造成“腫瘤吞噬機”,專盯胰腺癌細胞表面的C-MET蛋白。癌癥疫苗:mRNA疫苗(如ELI-002)能訓練免疫系統(tǒng)識別KRAS突變,像“通緝令”一樣讓癌細胞無處可逃。四、給讀者的健康建議高危人群早篩查:家族史、新發(fā)糖尿病、長期吸煙酗酒者,定期做增強CT或AI篩查。關注身體信號:持續(xù)腹痛、背痛、莫名消瘦、黃疸,盡快就醫(yī)。治療選對醫(yī)院:胰腺手術復雜,建議選擇有經(jīng)驗的綜合醫(yī)院,多學科團隊能定制個性化方案。我是費健,一個愛做手術、愛寫科普的外科醫(yī)生。曾獲中華醫(yī)學科技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但最驕傲的是用微創(chuàng)技術幫患者減少痛苦。如果你有健康困惑,歡迎來我的線上診室(全網(wǎng)粉絲超100萬,咨詢超10萬次)——醫(yī)學很復雜,但我們可以一起把它變簡單。推薦理由:胰腺癌不再是“絕癥”,新技術正改寫命運。早發(fā)現(xiàn)、選對方案,就能多一份勝算!
甲狀腺顧醫(yī)生2025年05月11日382
0
3
-
直擊胰腺癌治療核心:基因檢測怎么做,靶向藥怎么找?
化療一直是胰腺癌傳統(tǒng)治療的“主力軍”。可大家都在琢磨:“胰腺癌能不能用靶向藥和免疫治療?到底哪些人用了效果會好?”因為目前還沒有能面向大部分病人的靶向藥,好多人就認為胰腺癌既然很難匹配到靶向藥,就沒必要做基因檢測了。這想法大錯特錯!醫(yī)學在不斷進步,以前那些沒有成藥的靶點,如今已經(jīng)研發(fā)出對應的靶向藥。就好比以前被堵的路現(xiàn)在通開了。基因檢測不只是為了當下治病,更是給未來的治療打基礎。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nèi)的胰腺癌治療指南,都建議患者盡早做基因檢測。1基因檢測:為治療未雨綢繆基因檢測不是做了就馬上用得到。在胰腺癌不同階段,對靶向治療的需求不同。對于根治性手術后的患者來說,術后治療階段以化療為主,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一般不常用。那么這時候做基因檢測還有意義嗎?當然有意義,基因檢測結果一方面可以提示腫瘤惡性程度,預測疾病的發(fā)展趨勢。另一方面是為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新療法提前儲備基因信息。對于轉移性的病人,特別是化療無效的病人,基因檢測就非常重要,幾乎是迫在眉睫。檢測的主要目的是尋找潛在的治療靶點,為患者開辟更多的治療途徑,增加戰(zhàn)勝疾病的機會。2基因檢測怎么做才準確?優(yōu)先考慮用腫瘤組織檢測。但有人會問:沒有腫瘤組織,還能做基因檢測嗎?答案是可以的,但這里面有講究。用腫瘤組織做基因檢測結果更可靠。如果腫瘤組織拿不到,可以考慮血cfDNA檢測。不過血液檢測對檢測深度要求高,如果檢測技術不夠靈敏,可能會遺漏豐度低的基因突變,出現(xiàn)假陰性。檢測基因就好比用網(wǎng)撈魚,檢測深度就像是網(wǎng)孔的密度,足夠密的網(wǎng)才可能捕捉到更小的魚(低頻基因突變)。如果網(wǎng)孔太大,小魚就會漏掉,可能一網(wǎng)下去什么都沒有。這就是為什么有些血液基因檢測報告沒有找到任何基因突變,這是假陰性。但檢測深度高的技術成本高,這樣的檢測就比較貴。有腫瘤組織優(yōu)先用組織檢測;如果沒有組織,需要檢測深度足夠,通過血液進行基因檢測。3基因檢測結果怎么看有無靶向藥基因檢測的直接目的是發(fā)現(xiàn)靶點給予相應的靶向藥。目前指南推薦的臨床可操作和新興的基因變異,包括但不限于:融合(ALK、NRG1、NTRK、ROS1、FGFR2和RET),突變(BRAF、BRCA1/2、KRAS和PALB2),擴增(HER2),MSI,dMMR,TMB,HER2過表達等。這些對應的靶向藥物包括:BRCA1/2:胚系&體系:奧拉帕利、盧卡帕尼、FOLFIRINOX/鉑類PALB2:體系&胚系:盧卡帕尼、FOLFIRINOX/鉑類KRAS野生型:尼妥珠單抗+化療KRASG12C:Adagrasib、SotorasibBRAFV600E:達拉非尼+曲美替尼RET融合:塞普替尼NTRK1/2/3融合:拉羅替尼、恩曲替尼、瑞普替尼NRG1融合:ZenocutuzumabHER2擴增:德曲妥珠單抗FGFR1/2/3突變或融合:厄達替尼TMB-H(≥10muts/Mb):帕博利珠單抗、納武+伊匹木MSI-H:帕博利珠單抗、Dostarlimab除了現(xiàn)在的這些靶點之外,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這兩年新的靶點和靶向藥物不斷涌現(xiàn)。比如,原本被認為是“不可成藥”的KRAS靶點,如今針對的靶向藥物已經(jīng)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還有ADC和細胞治療。這些新靶點和靶向藥物的出現(xiàn),讓胰腺癌的未來治療更加精準有效。
高鶴麗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5月09日260
0
3
-
CA19-9高的背后
門診接診一體檢發(fā)現(xiàn)CA19-9升高1年余的中老年女性患者,她1年余前體檢時發(fā)現(xiàn)CA19-9異常,無任何不適,已經(jīng)在很多醫(yī)院多次就診,完善了肝膽胰脾的彩超、胸腹部的CT檢查,并在2周前接受了胃腸鏡檢查,除了內(nèi)鏡下治療了胃和結腸上的息肉,未發(fā)現(xiàn)其他異常?;颊摺岸ㄆ凇睆筒镃A19-9,結果均高于正常上限,于是,慕名而來,希望能查清腫瘤標志物升高的原因。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因為腫瘤標志物升高而來看病的患者,什么是腫瘤標志物呢?腫瘤標志物是指在惡性腫瘤發(fā)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chǎn)生而升高,能夠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產(chǎn)物等,而CA19-9便是其中之一。CA19-9是一種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的腫瘤標志物,在胰腺癌、膽囊癌、膽管壺腹癌等消化道腫瘤患者中,其血清濃度會顯著升高。臨床上,CA19-9與胰腺癌的關聯(lián)最緊密,診斷的敏感性較高。腫瘤標志物可用于篩查和診斷高風險患者的癌癥、評估癌癥治療的反應以及檢測癌癥的復發(fā)。隨著健康檢查越來越普及,無癥狀健康人群也開始接受腫瘤標志物的檢查以進行篩查,那么腫瘤標志物升高一定就是得了癌了么?就CA19-9來說,它對胰腺及膽道腫瘤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相關研究表明CA19-9診斷胰腺癌的敏感性為79%~95%,特異性為82%~91%。但只有當患者出現(xiàn)體重減輕、腹痛、黃疸等癥狀或影像學檢查提示有腫瘤時,CA19-9才有診斷價值。在一項對70,940名無癥狀個體進行的研究中,CA19-9的陽性預測值僅為0.9%。CA19-9在正常胰腺實質和膽道中合成。它也由胃、結腸和子宮粘膜上皮細胞以及唾液腺產(chǎn)生。從惡性腫瘤的角度來看,CA19-9在胃、結直腸、肺、甲狀腺以及膽道和胰腺的惡性腫瘤中均可增高。我們這位患者,有“高血壓”“冠心病”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病史”,已在外院完善了相關的檢查,秉著不重復檢查的原則,我們?yōu)榛颊咄晟屏烁共俊⑴枨坏脑鰪奀T,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患者自行上網(wǎng)了解到可以通過超聲胃鏡檢查進一步明確有無肝膽胰腺占位性病變,天天“纏著”我們要求完善檢查,為了對患者負責,也為了患者放心,我們接著為她安排了超聲胃鏡檢查,結果也均為陰性,那她的腫瘤標志物為什么會高呢?對大眾來說,腫瘤標志物升高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認為自己得癌癥了,整天茶不思、飯不想,就想“查出來”點毛病。對我們醫(yī)生來說,面對一個CA19-9升高的患者,我們一定是要完善合理的檢查,明確有無惡性病變的診斷。當排除了腫瘤的診斷后,如何評估其升高的確切原因,對于安撫焦慮的患者和避免不必要的隨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除了惡性腫瘤外,還沒哪些情況會導致CA19-9升高呢?1.良性膽胰疾?。阂认傺?、膽囊炎、膽囊結石、膽管炎、膽總管結石等疾病。這些良性疾病經(jīng)治療后CA19-9一般能恢復正常。2.肝?。阂倚筒《拘愿窝住⒕凭愿窝?、藥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囊腫等疾病。大部分肝病患者在肝功能檢查異?;虺霈F(xiàn)肝功能惡化時,可出現(xiàn)CA19-9升高。大部分患者肝功能好轉后,CA19-9水平恢復正常或明顯下降。肝囊腫患者如果有巨大囊腫(大于10cm),也可出現(xiàn)CA19-9升高。3.肺部疾病:支氣管擴張、間質性肺病、肺結核、肺膿腫、肺炎等疾病。部分支擴的患者CA19-9始終高于正常上限,而肺炎、肺膿腫的患者經(jīng)治療后CA19-9往往能恢復正常。4.婦科疾?。耗倚曰チ?、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卵巢膿腫等疾病。這些疾病在治療后CA19-9均能恢復正常。5.內(nèi)分泌疾病:未控制的糖尿?。ㄌ腔t蛋白大于10)、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后CA19-9可減低或恢復正常,而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患者CA19-9一直處于較高的水平。6.脾臟疾?。浩⒛夷[。7.原因不明:部分健康人群出現(xiàn)CA19-9升高,往往在4-6個月內(nèi)可降至正常。回過頭來看,這位患者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病史,在排除惡性腫瘤診斷后,她的腫瘤標志物升高很可能與她的原發(fā)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相關。在臨床工作中,一定要“從嚴”,遇到CA19-9升高的病人,必須要完善檢查明確有無惡性腫瘤診斷。在排除惡性病變后,還要繼續(xù)查明有無良性病變引起其升高的可能。如果我們不能給患者一個合理的解釋,可能帶給他/她的,將是無休止的隨訪和不必要的焦慮。
楚瑞閣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4月08日378
0
1
-
胰腺囊性腫瘤(一):漿液性囊腺瘤
胰腺囊性腫瘤(pancreaticcysticneoplasm,PCN)是指源于胰腺導管上皮或間質組織的囊性腫瘤性病變,其病理性質多樣。??臨床常見的PCN主要包括:導管內(nèi)乳頭狀黏液性腫瘤(intraductalpapillarymucinousneoplasm,IPMN)、黏液性囊性腫瘤(mucinouscysticneoplasm,MCN)、漿液性囊性腫瘤(serouscysticneoplasm,SCN)、實性假乳頭狀腫瘤(solidpseudopapillaryneoplasm,SPN)、囊性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腫瘤(cys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cNEN),約占所有PCN的90%。不同類型的PCN具有不同的生物學行為,如IPMN和MCN均屬于癌前病變,存在惡變風險??對于診斷考慮可能為PCN的患者,首選檢查方式仍是MRI。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深圳醫(yī)院科普號2025年03月31日42
0
0
-
胰腺癌治療原則
胰腺癌通常指胰腺導管腺癌,占全部胰腺惡性腫瘤85%以上,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且早期癥狀隱匿(如腹痛、黃疸、體重驟減等),手術切除是其唯一可能根治的手段,但僅部分患者初診時具備手術條件,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面對這一難題,不僅需要早診早治,同時現(xiàn)代醫(yī)學正通過綜合治療與轉化治療策略,為患者爭取更多生機。胰腺癌治療絕非單一手段可攻克。目前以手術為核心,聯(lián)合化療、放療、靶向及免疫治療,進行多學科討論(MDT),形成個性化方案,以求對患者達到最佳療效。例如,術前新輔助治療(化療/放化療)可縮小腫瘤,提高手術成功率;術后輔助化療則清除殘余癌細胞,降低復發(fā)風險。對于晚期患者,綜合治療可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期。約30%-40%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因腫瘤侵犯血管無法直接手術。此時,轉化治療成為關鍵——通過化療或其他綜合治療手段,使腫瘤縮小、降期,從而獲得手術機會。近年研究顯示,部分患者經(jīng)轉化治療后成功接受手術,生存期顯著延長。然而,何時手術需由多學科團隊精準評估,避免錯過最佳時機。盡管胰腺癌治療仍面臨巨大挑戰(zhàn),但新型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療法已進入臨床試驗,給患者不斷帶來新的希望。未來可期,期待著胰腺癌診治的新突破,給更多的患者朋友帶來福音!北醫(yī)三院普外科在原春輝主任領導下,具有技術領先、經(jīng)驗豐富、人員完備的胰腺手術(包括微創(chuàng)/機器人手術)、多學科會診(MDT)、綜合治療(包括術后輔助/術前新輔助/轉化治療等)團隊,竭誠為患者服務。早診早治、規(guī)范化的綜合策略,正為“癌王”治療點燃希望之光。
原春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3月20日161
0
0
-
胰腺癌就診指南(8):胰腺上不同的腫瘤分別用哪種手術方式?
胰腺主要有兩大功能:①外分泌功能,由腺泡細胞和胰管完成;②內(nèi)分泌功能,由胰島細胞完成。胰腺腫瘤可以按照功能分為外分泌腫瘤和內(nèi)分泌腫瘤(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腫瘤)兩大類。胰腺腫瘤又可以按照良惡性分為高度惡性腫瘤、低度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三大類。一、高度惡性腫瘤高度惡性腫瘤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胰腺癌,但超過90%的胰腺癌其實更應該稱為“胰腺導管腺癌”,是由胰管上皮細胞導致的癌,所以,我們平時在看CT或者磁共振片子時,如果發(fā)現(xiàn)胰管有擴張,要引起重視。另外不到10%的癌包括:腺泡細胞癌(由腺泡細胞導致的癌)、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癌(由胰島細胞導致的癌)等。胰腺癌如果手術,就需要做根治性手術。根據(jù)腫瘤在胰腺的不同位置,分別可以做胰十二指腸切除+區(qū)域性淋巴結清掃術、胰體尾聯(lián)合脾臟切除+區(qū)域性淋巴結清掃術、全胰腺聯(lián)合脾臟切除++區(qū)域性淋巴結清掃術。另外,在保證腫瘤根治的情況下,為避免全胰腺切除導致的血糖波動太大,近年來也有做次全胰腺切除,但最好在有經(jīng)驗的中心完成。二、低度惡性腫瘤低度惡性腫瘤主要包括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瘤和實性假乳頭狀腫瘤。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瘤根據(jù)分級分為G1、G2、G3,惡性程度依次升高。對于分級低的如G1,腫瘤又小于1公分,可以不手術,暫時隨訪。對于分級高的如G2和G3,腫瘤又大于2公分(有時候也可以到3公分),需要和癌一樣,做根治性手術。對于當中的,一般盡可能做保功能手術,如局部剜除、胰腺中段切除、保留脾臟的胰體尾切除、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等,但如果明確有淋巴結轉移,則需要改做根治性手術。實性假乳頭狀腫瘤一般根據(jù)Ki67指數(shù)界定惡性程度,目前的手術方式還沒有形成定論,一般盡可能做保功能手術,但如果腫瘤比較大、有血管侵犯、明確有淋巴結轉移或高Ki67指數(shù)(大于4%),則建議改做根治性手術。三、良性腫瘤良性腫瘤又分為:①惡變風險高的,如胰腺導管內(nèi)乳頭狀粘液性腫瘤(IPMN)、粘液性囊腺瘤等;②惡變風險低的,如漿液性囊腺瘤、囊腫等。IPMN又分為三型:①主胰管型,惡變風險50%;②混合型,惡變風險30%-50%;③分支胰管型,惡變風險10%。主胰管型和混合型發(fā)現(xiàn)后,一般建議手術,往往行規(guī)則性切除,如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胰體尾切除術、全胰腺切除術。而分支胰管型發(fā)現(xiàn)后,需要評估有無惡變的高危因素來決定是否需要手術,盡可能做保功能手術。粘液性囊腺瘤在2-3公分、或者短期迅速增長的,可以考慮手術,漿液性囊腺瘤在5-6公分、或者短期迅速增長的,可以考慮手術,而囊腫一般可以不手術,除非有壓迫癥狀。這些良性腫瘤也是盡可能做保功能手術。
徐近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3月12日311
0
1
-
胰頭低密度影,一定是胰腺癌嗎?
其實有很多患者做了腹部或者胸部CT體檢后發(fā)現(xiàn)報告提示:胰頭低密度區(qū)。很擔心自己是否得了胰腺癌。那么胰頭低密度區(qū)除了胰腺癌,還有哪種常見疾病呢?有一種疾病叫胰頭脂肪浸潤。胰腺,分為胰頭、胰體和胰尾三部分。胰頭脂肪浸潤,目前病因不明,大多發(fā)生在老年人和肥胖患者。文獻報道可能與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肝病、營業(yè)不良、病毒感染、激素治療、胰管阻塞等因素有關。簡單來說,就是胰頭部位出現(xiàn)了過多脂肪堆積的現(xiàn)象。正常情況下,胰腺組織有著清晰的結構和功能,但當脂肪異常侵入胰頭區(qū)域,就如同在精密的機器中混入了雜質,可能干擾胰腺正常的生理活動。這種脂肪浸潤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漸發(fā)展而來。其實單純從CT平掃及增強是沒有辦法完全排除掉胰腺癌的可能,因為胰腺癌在病灶小的時候也是表現(xiàn)為低密度結節(jié),增強后低于胰腺實質。那么有什么辦法來鑒別胰腺脂肪浸潤和胰腺癌呢?其實很簡單做個MRI。生活方式調(diào)整:1、飲食:遵循低脂、低糖、高纖維的飲食原則至關重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脂肪吸收。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如糕點、油炸食品等。選擇瘦肉、魚類、豆類等優(yōu)質蛋白質來源,既能滿足身體營養(yǎng)需求,又不會增加過多脂肪負擔。2、運動:堅持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體代謝率,消耗多余脂肪。也可以適當結合力量訓練,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促進脂肪分解。3、戒酒:對于有飲酒習慣的患者,戒酒是改善胰頭脂肪浸潤的重要措施。酒精對胰腺的損害較大,戒除酒精可以減少對胰腺的刺激,有助于胰腺功能的恢復。胰頭脂肪浸潤雖然可能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潛在威脅,但通過了解其成因、癥狀,積極采取防治措施,我們完全可以降低其對身體的不良影響,守護好胰腺這一重要的消化器官,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活力。如體檢提示胰頭低密度區(qū),可以做磁共振平掃(同反相位序列)檢查進一步診斷。
浙江省腫瘤醫(yī)院(中國科學院大...科普號2025年03月05日435
0
2
-
胰腺癌:“廣譜靶向藥”通殺所有KRAS突變
KRAS靶點在癌癥領域備受矚目,RAS突變在胰腺癌患者中的發(fā)生率特別高,約為92%,常見的RAS突變包括G12X(X=A、D、R、S或V)、G13X和Q61X,而其中KRAS突變的比例高達85%。RMC-6236是一種新型的口服、RAS(ON)活性狀態(tài)的多選擇性非共價抑制劑,它對典型RAS亞型的突變型和其它變體均具備活性、對GTP結合或分離狀態(tài)都具有選擇性。臨床前研究表明,RMC-6236可以持續(xù)、高強度抑制多種RAS突變腫瘤的生長,特別是存在?KRASG12X(X=A、D、R、S或V)突變的胰腺癌。有望解決90%以上胰腺癌無靶向藥可用的現(xiàn)狀。2024年10月進一步公布的總生存期(OS)數(shù)據(jù)更是令人驚喜。在KRASG12X或任何RAS突變的PDAC患者中,二線治療后的中位OS均為14.5個月。這一數(shù)據(jù)遠超預期,充分展現(xiàn)了其在改變胰腺癌治療格局方面的巨大潛力。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是皮疹和胃腸道相關毒性,嚴重程度主要為1級或2級。常見的報告≥3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為皮疹(8%)、口腔炎(3%)和腹瀉(2%)。
健康最美2025年03月04日67
0
0
-
突破禁區(qū)!新術式根治切除了進展期胰腺癌
突破禁區(qū)!新術式根治切除進展期胰腺癌西京醫(yī)院?2025年02月07日07:02?胰腺癌發(fā)病率呈持續(xù)上升態(tài)勢,作為預后極差的消化道腫瘤,具有早期診斷困難、手術切除率低、術后并發(fā)癥多等特點。在最新國內(nèi)和國際胰腺癌治療指南中,局部進展期胰腺癌,腫瘤侵犯腸系膜上動脈(SMA)超過180度、或侵犯腹腔干動脈(CA)超過180度,界定為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即局部晚期胰腺癌。指南建議先化療、瘤體縮小后再手術,然而胰腺癌化療有效率常不到30%,一旦化療無效可能面臨腫瘤擴散轉移等嚴重后果。面對進展期胰腺癌治療難題,特別是其侵犯重要血管導致的不可切除性,西京醫(yī)院肝膽外科楊雁靈教授團隊采用自體小腸移植和重要臟器血管優(yōu)先重建等新技術,于日前為兩名進展期胰腺癌患者實施根治性手術切除,并取得良好治療效果。胰腺胰頭部位異常占位包繞腸系膜上動脈自體小腸移植聯(lián)合胰十二指腸、右半結腸切除53歲的患者李忠(化名)檢查發(fā)現(xiàn)胰腺胰頭部位出現(xiàn)異常增生(胰頭占位)并且增生組織包繞腸系膜上動脈(SMA),通常長在這個地方的腫瘤,被稱為“外科手術禁區(qū)”:腸系膜上動脈血液供應小腸和右半部分結腸,直接切除腫瘤,小腸會缺血壞死,完全喪失營養(yǎng)吸收能力。如果單純把腫瘤從血管剝除,達不到根治,腫瘤會復發(fā)、生長、轉移,生存周期也會縮短。若采用姑息療法,利用胃和腸“架橋”,可以解決吃飯難題,但腫瘤依然存在。李忠輾轉多地求醫(yī),均建議先行化療,待瘤體縮小后再考慮手術。面對這一困境,與家人經(jīng)過深思熟慮,決定尋求手術根治機會。然而,多家醫(yī)院均表示手術難度極大,沒有完全把握。經(jīng)多方打聽后,來到西京醫(yī)院肝膽外科,在細致檢查后,竇科峰院士組織進行多次討論,決定實施自體小腸移植。然而,自體小腸移植面臨眾多風險難關:小腸血管豐富、分叉眾多,移植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形成血栓或血管無法對接,引發(fā)腸壞死、大出血。此外,胰十二指腸腫瘤切除后需重建消化道,涉及4個吻合口,一旦發(fā)生吻合口瘺,感染將難以控制,即使移植手術成功也可能功虧一簣。經(jīng)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后,肝膽外科楊雁靈教授主刀,實施自體小腸移植聯(lián)合胰十二指腸切除、右半結腸切除。術中,通過正中切口進入腹腔,仔細游離胰頭、小腸及升結腸,并對受侵的腸系膜上動靜脈進行骨骼化處理,使其清晰可辨。之后,在腫瘤遠端離斷腸系膜上動靜脈并取下小腸,通過腸系膜上動脈斷端充分灌注小腸,以確保其活力。在灌注的同時,精準切除腫瘤,同時完成胰十二指腸切除和右半結腸切除。與此同時,對腸系膜根部血管進行細致修整,為接下來的小腸回植做好充分準備,將小腸回植原位,進行腸系膜上動靜脈端端吻合,血流恢復后,小腸狀態(tài)良好。其后,手術團隊又精心完成胰腸、膽腸、胃腸吻合,重建消化道。每個吻合口都至關重要,任何細微滲漏都可能導致手術失敗。歷經(jīng)近9小時,手術終獲成功。對移植患者來說,手術成功僅僅是第一步,術后護理同樣面臨諸多挑戰(zhàn)。治療團隊每日查房3-4次,密切關注各項指標,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術后病理確定胰腺癌,并獲得腫瘤基因突變位點關鍵信息。根據(jù)疾病特點,醫(yī)療團隊制定綜合術后治療措施?;颊呋謴晚樌g后4周出院,正常進食,現(xiàn)已結束首次化療返回家中。?胰腺占位包繞腹腔干和腸系膜上動脈?自體小腸移植聯(lián)合全胰、全胃及脾切除另一名患者王麗(化名)65歲,因上腹部不適,在腹部CT時顯示胰腺占位包繞腹腔干和腸系膜上動脈(360度侵犯),兩根血管供應腹腔內(nèi)所有重要臟器血供,強行切除可能導致大出血、肝衰竭、全胃腸壞死等嚴重并發(fā)癥。國外有類似病例報道,手術采用全腹腔臟器切除離體,體外灌注切除腫瘤,后進行自體肝移植和自體小腸移植,手術工程龐大、操作細節(jié)繁瑣且術后風險極大,敢于嘗試的醫(yī)院寥寥無幾。為尋求更佳的治療方案,王麗又進一步做穿刺活檢,結果疑似胰腺癌,在多家醫(yī)院就診,均無法切除、建議化療。來到西京醫(yī)院肝膽外科,經(jīng)科室反復討論后,決定實施自體小腸移植聯(lián)合全胰切除、全胃及脾切除術。術中,楊雁靈教授手術團隊巧妙應用腹主動脈人工血管架橋技術,優(yōu)先重建重要臟器動脈,再切除腫瘤,在安全時限內(nèi)完成肝臟和小腸等重要臟器的血管阻斷和重建,每個吻合口處理時間均控制在10分鐘以內(nèi),為接下來的自體小腸移植奠定堅實基礎,實現(xiàn)了免灌注移植,有效避免了缺血再灌注損傷和高血鉀等潛在風險。在重要臟器動脈血流得以重建后,手術團隊從容不迫展開腫瘤切除。全胰切除、胃脾切除、腹腔干和SMA起始部切除等系列操作依次進行,同時,冰凍結果顯示切緣陰性,表示腫瘤被徹底切除。隨后,又進行消化道重建,包括膽腸吻合、食管空腸吻合、腸腸吻合等步驟。該項手術沒有類似報道、圖譜或文獻參考可依,突破了外科指南常規(guī)框架,手術方式為原創(chuàng)術式。目前,患者恢復順利,已經(jīng)開始進食,并順利出院。(作者:李偉民)閱讀?6.7萬?
楊雁靈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2月28日105
0
1
胰腺癌相關科普號

邢同海醫(yī)生的科普號
邢同海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普外臨床醫(yī)學中心
85粉絲11.2萬閱讀

蒲興祥醫(yī)生的科普號
蒲興祥 主任醫(yī)師
湖南省腫瘤醫(yī)院
腫瘤內(nèi)科
4955粉絲3.1萬閱讀

許云醫(yī)生的科普號
許云 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腫瘤科
1959粉絲9.1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徐曉武 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胰腺外科
胰腺癌 509票
胰腺囊腫 111票
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腫瘤 102票
擅長:擅長各種胰腺良惡性腫瘤、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腫瘤、肝膽脾臟良惡性腫瘤和胃腸道間質瘤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機器人/腹腔鏡手術),尤其是胰腺良性腫瘤及低度惡性腫瘤的保留功能微創(chuàng)手術。胰腺肝膽各種良惡性腫瘤的外科綜合治療及輔助化療。 -
推薦熱度5.0虞先濬 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胰腺外科
胰腺癌 539票
胰腺囊腫 35票
胰腺疾病 19票
擅長:胰腺良惡性腫瘤,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腫瘤,胃腸道間質瘤,肝膽脾良惡性惡性腫瘤,十二指腸良惡性腫瘤的綜合診治。 -
推薦熱度4.9吳偉頂 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胰腺外科
胰腺癌 320票
胰腺囊腫 39票
胰腺疾病 15票
擅長:擅長各種胰腺和肝臟、膽道良、惡性腫瘤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機器人/腹腔鏡手術),尤其是胰腺良性腫瘤的保留功能微創(chuàng)手術和胰腺惡性腫瘤的多學科治療,胰腺肝膽各種腫瘤的外科綜合治療及輔助化療。